第13期寫作療愈群,定于7月5號開始體驗班。
7月16號開始正式班。
我宣傳的有點少,好吧再去宣傳。
一路走到第13期,著實感恩。
這幾天在錄武志紅的《愿你擁有被愛照亮的生命》,最初與這本書相遇的點點滴滴全都涌現。深深的感恩,老天爺賦予我的機遇和智慧。
感恩老天爺讓我在2015年九月份遇到武志紅(公眾號),感謝推薦者上海的多麥麥媽媽。
感謝我自己,讀不懂也胡亂吞棗,吞著吞著就突然懂了。
感謝老天爺,我讀書沒走彎路。
在之后的四五年推廣帶領讀書的過程里,我看到太多的人,讀書有各種限制,如讀不懂會責怪自己,記不住會責怪自己,不會用會責怪自己,讀了一半讀不下去會責怪自己……多如牛毛的自我設限,還有更重要的一個限制――理性腦太強大,很難用感受去讀。
而我自然而然的沒有限制,享受閱讀,用感受閱讀,一讀就能用。
真是感恩啊。
這幾天有兩個伙伴跟我討論,花幾萬,十幾萬去上課的事情。
我療愈至今,靠的就是自己讀書+自由書寫+愛分享。未上線下課,未花大錢。
當然我是個例。
不過在我的徒弟里,也陸續涌現,驗證我的路是通的。(2020年初才開始收徒弟,才一年的時間,相信隨著時間拉長會得到越來越多的驗證。仔細觀察,自助療愈需要的就是一個“勤”字,一個“敢”字。勤于自我覺察,勤于思考,敢于面對真實的自己,敢于面對人生中不如意的部分。)
當然我們這樣的方法,適合輕癥――就是雖然感到有煩惱但是即使不療愈對基本生活影響不大,這樣的輕癥。
有自殺傾向的重癥,嚴重抑郁癥焦慮癥,還是建議找心理咨詢師面對面。
但是現在很多線下課程,會讓人迅速療愈,同時也會給人種下心錨:你要長期“服藥”(上我們的課),“藥”不能停。
這樣就非常沒有良心了。
療愈的目的是什么?上課的目的是什么?
是行動和創造。
因為心里困惑阻礙了自己的行動,現在上完課了,可以去行動和創造了,就馬上去創造。
知行合一,“知”會引發“行”,“行”也會增長“知”。它們是相輔相成的。
我主張“事上練”。能行動的時候趕緊去行動!
遇到困惑的時候,再來解決困惑!
我喜歡給學員種下“行動和創造”的心錨,而不是“藥”(高價線下課)不能停的心錨。
讀書不能停,高價線下課看自己的經濟能力,土豪隨意。
普通人還是需要先生存,再發展。
我不是土豪,我就研究非土豪的學習和踐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