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女兒暑期出游,為了躲避中午的大太陽,走進了電影院,看了這部《悟空傳》。
是女兒選的這部電影,因她之前看過了今何在的原著,就想再看看電影。
沒開演之前,看看演員表還是蠻期待的。有彭于宴、俞飛鴻這樣的好演員,想來電影不會太難看。但是電影一開演,我就覺得我錯了,明顯的爛片感覺和節奏。又恰逢中午易困時分,就沒忍住睡著了。
這種電影的好處是,即使你中間睡了一小覺,醒來也不會覺得錯過和損失了什么,情節什么的也都跟得上。
但是后面的情節,竟讓我感覺這電影還是看得的。
最戳我淚點的是豐收的媽媽錯認楊戩為兒子的那一段。老人家深情撫摸著“兒子”說:“豐收,他們都說你死了,娘知道你沒死!”然后小心翼翼地摸出籃子里的“紅薯”給“兒子”吃。其實那“紅薯”是一塊石頭。
這一段,老母親和楊戩的戲搭得特別好。老母親疼兒情切切,楊戩默默接受這錯認,甘愿充其親兒。
當老母親拿出石頭給兒子吃的時候,觀眾忍不住樂了,但是,我相信很多人如我一樣,是笑中帶淚的。這淚里面,既有對老人家的心疼,又有對楊戩的感動。
這只是一個伏筆。其實,老媽媽早就明白兒子已不在人世,她只是不愿意和沒有勇氣面對這個殘酷的事實而已。終于有一天,她給“兒子”楊戩拿了一只真的紅薯,對他說:“我知道我兒子豐收他早就死了!” “母子倆”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這一次,她的愛是給兒子楊戩的。應該說,是楊戩讓她恢復了理智,給了她溫暖、勇氣和力量。
其實想想,人活著真的很悲哀。很多時候,我們想從親人、愛人、朋友那里得到的,也只不過是一點點溫暖而已,而這一點點的溫暖,有時卻很難。
反過來想,人活著獲得幸福感又是如此簡單,我們也許只需要那么一點點溫情而已。
或許與我最近的心情有關系吧,最觸動我的一句臺詞是:“當你感到無助的時候,就是你覺醒的時候。”
有的時候,感覺心好堵好累。陷入一種境地,與人相處,不知道如何相處下去才是對的;面對眼前的情形,不知道應該怎樣去做才是對的……感覺好無助……
但是,當你倍受打擊極度無助的時候,你會同時感覺到,你的心開始慢慢強硬和強大起來!
人都是感情動物,這一輩子,我們注定要與許多人產生交集。正如天蓬對華姬說的那樣:“沒有人可以像你一樣孤獨地活!”
可能在某一個人身上或者某一件事上面投入了越多的時間、精力和感情,就越是不忍舍棄。
如果一個人真的能夠選擇最終從你的世界里面消失,那他一定是無助之后的覺醒,他一定是忍無可忍了。縱使對方有千般好,但得到的溫暖已遠不敵所受的傷害。也正如片中所說:也許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以為這世界都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的,當他發現自己錯的時候,他便開始長大了。尤其是女人,她老以為這個世界上是會有那么一個人,永遠地遷就你。醒醒吧,其實這個世界上誰也不是誰的誰。也許是會存在著那么一個男人,會永遠遷就他所愛的女人,但是,你這輩子未必碰得上。
正如華姬所說:“你們明知道改變不了什么,為什么還要來送死?!” 或許就是這樣,這世間一切自有安排,有些事我們是改變不了的。
借用電影里面的一句臺詞作為我此篇的結束:
這個天地,我來過,我奮戰過,我深愛過,我不在乎結局。
我所有文章已獲得版權保護,轉載需經作者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