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梓申
聲明:文章禁止商業(yè)轉載,個人轉載請注明作者。
這是參加微博#說說你的2016#的PPT活動拿到的蕭秋水老師的新書,書里面的內容大部分是蕭秋水老師在其微信公眾號、微博上發(fā)布的內容,但是文章的質量不用多說了,很實用。
蕭秋水老師的文學特別實用,不管是心靈還是行動上,這也是我喜歡這位作者的主要原因。
在這本《用所有的存在與世界相會》書中,我個人感覺整本書都是講一個主題:自我成長。
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都有AB面,如果都想占有的話是不可能的,從中必須進行取舍,這個造就了許多人的糾結。
而蕭秋水老師提倡把自己培養(yǎng)成更強大、更獨立的自己。這樣自己就擁有更強大的選擇能力——可強也可弱,可以對生活中各種限制你的AB面有底氣的進行取舍,讓自己更自知、更自信,保持一份好狀態(tài),用自己的各種存在,與世界相會,并全力擁抱。
書中,蕭秋水老師也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分享了她關于思維、職業(yè)、理財、婚戀、學習、讀書、影視和旅行的一些自己的心得與方法,實用而容易實操,非常很建議一看。特別是怎么挑選結婚對象這模塊,估計被許多女生翻爛了吧,哈哈···男生們一樣可以反向借鑒這方面的知識,有方向的打造自己。
當然,書中不止這些,還有蕭秋水老師的學習方法、總結方法、讀書方法、旅行中的安全心得等等,真是居家旅行送人的必備的書籍。
下面是我對本書的一些摘錄:
1.因為什么都想要,尤其是好處不愿意放下,所以會有很多糾結。但人生很多時候,為了避免壞處,卻是要連好處都要舍棄的。
2.失去,沒什么不好,但凡能失去的,可能原本不夠牢固,或者是,應該失去,或者甚至是,怎么想辦法失去。
3.放棄解釋,將事情做好,這是職業(yè)精神。
4.情緒并非孤立存在的,它往往和能力、認知、人生規(guī)劃相關。
5.裁員,意味著新生。
6.如果思維能夠全面一些,如果能夠顧及各方的平衡,如果能學會理財和理才,讓財富的增長和心靈的富足同步,這樣的人生,可能是理想中的幸福狀態(tài)。
7.自知的人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喜歡什么,也明白什么適合自己。
8.知識管理、時間管理,理財···所有的這些“理”,其實都指向”人生管理“,不自知、不自信,管理不好自己的人生,通常來說,不只是理財失敗,基本上,難有大成——就算運氣好,未必夠用一輩子。
9.一個人可以選擇那樣去做,但是,別人也可以選擇對他的態(tài)度。
10.社會習俗是一回事,但不必為了迎合習俗而讓自己弱、依附。
11.人生的修煉之一,就是讓自己擁有更強的選擇能力、更多機會。
12.要想過好自己的一生,需要忘掉那些不重要的細節(jié),舍去那些無所謂的糾結,斷開形成牽絆的關系,拋離阻礙你成長的一切。找到你的生命主軸,記住人生終有盡頭。
13.人活在世界上,與外界有無數的交接,你有你的方向,別人有別人的要求,如果凡事都拒絕不了,你就順著別人給出的方向走了。
14.我要既要做善良的人,也要做有智慧的人,懂得用智慧分辨一個人的人品,如果別人只是想要利用我們,并非真誠對待,那還是小心些為好。
15.一個人在進步的上升曲線上,就會學習和自己相處,悅納自己。也會包容自己小小不言的錯誤,因為有大的進步放在那里,并非不勤奮,而是人生路上不可能沒有溝溝坎坎,犯一點錯,不礙大的進步,所以不會影響情緒。
16.可不可以有一種勇氣,即使全世界拋棄了你,你仍然不放棄?成為自己最后的堡壘,當太陽再次升起,再度充滿信心。
17.不要否定過去,而是揚棄。
18.如果能夠走出各種限制,能夠做到斷舍離,讓自己用歐很多身份、很多面目,人生會擁有更大、更高、更寬的格局,也會體驗到生活更多的精彩。
19.一個人自己可以不虛榮,但要懂得別人的虛榮心。
20.愛和婚姻應該是為了自我生命的完善,是生命品質的提升途徑。
21.愛,但不要替對方下某些決定。
22.小時候是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長大了以后也得反向教育。
23.做中學、學中做、邊做邊學是掌握大部分技能的較好方式。
24.之所以要梳理目標,就是為了略過某些不重要的部分。
25.一個人對知識的態(tài)度不僅決定了自己的出路和人生高度,甚至也會影響后代的出路和人生高度 。
26.知識,從某種程度來說,其實也是桎梏,對人起約束作用,讓人不敢胡作非為。
27.讀書,原則人不需要別人勸的事情,除了未成年階段外。
28.如果一個人愿意對自我的成長負起責任,對著個世界負起責任,讀書就的成長的階梯,就一定會堅持下去。
29.成長,是你自己以及和你密切相關的人的事,不是他人的事。
30.很多人以為學習應該是基于興趣的,但事實上,真正的學習是基于成果的,如果沒有想象中或者有需求的成果作為驅動,興趣不容易持久。
31.讀書讓人明理,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而旅行是體驗陌生的東西、接觸多元化文化的最佳途徑。
32.旅行,是放松,也是學習,是享受,也是修煉。
33.一個人學識越豐富,走的地方越多,其實越認不出來是哪里人,因為這樣的人非常世界化。
34.享受你所擁有的,你有什么,就享受什么。如果情境換了,就享受改變了的。如果不想改變,那就努力保持。、
注:如果對這本書里面提及的書籍等感興趣,不妨看下這為豆瓣網友【沐尤一】的細心整理:http://book.douban.com/review/77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