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HR怎么看簡歷,我說一下作為曾經的用人部門、現在的老板,我是怎么看簡歷的,給各位參考吧。
1、簡歷文件類型:對,你沒看錯,當BP發給我100份簡歷之后,我會按文件類型排序,優先看PDF版,然后再看word版,為什么?因為通常能多想一步,把簡歷做成PDF,說明候選人多用了點心思,這是我憑借僅有的信息能做出的唯一判斷。
2、簡歷文件名稱:可能又出乎意料了,其實跟文件類型一個套路。通常大家的簡歷都叫“xxx的簡歷”,但是如果有人命名“xxx-運營VP-簡歷”,我會優先看這份簡歷。如果有人把版本號帶上,“xxx-運營VP-簡歷202006241228”,那么我對這個人已經加分了,因為說明他做過大項目,而且對項目管理有思考,更關鍵的是,他養成了良好習慣,這個人不簡單。
3、簡歷的格式:第一眼印象很重要,高考作文老師應該都教過。簡歷格式雜亂無章,我會覺得這人連簡歷都做不好還能做好什么呢?通常我就不會浪費時間細看了。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份簡歷,是在北航校招的時候收到了一份銅版紙打印的簡歷,是仿照雜志的排版,非常簡潔清新。這位同學是外校的,學歷本來不符合要求,但是看到簡歷我還是破格讓她來面試了,因為她有明顯的亮點。什么格式好,大家去各個招聘網站看看就好,大體都不錯。
4、簡歷的文字:我看一份簡歷的時間不會超過10秒鐘,我想大多數面試官都差不多,因為沒有那么多時間。所以,做簡歷的時候要把面試官當作用戶,努力提升他們的用戶體驗。簡歷超過三頁,密密麻麻的字,都是白話式的表達,我會直接篩掉,因為作者沒有概括表達的能力,同時應該缺少對用戶體驗的認知。簡歷上面的文字應該是標題,是高度概括的,就算有很深入的內容,也要留到面試里表達,如果人家對標題都不感興趣,根本也不會看內容。
5、照片:不論美丑,我建議把照片放上,而且不要美圖,也不要把自己認為最漂亮最帥的放上,而是要把最能體現個人氣質的放上。放美圖的,見面時跟照片對不上不覺得尷尬嗎?這會讓面試官認為你不誠實,或者至少是與第一印象形成了強烈反差,這會大大減分,這方面男性做得好一些,女性求職者尤其要抑制這種沖動。為什么要放體現氣質的?相由心生,這不是迷信,看人看多了,很多人一眼就知道是什么樣的人,理工男和文藝男連笑容都是不一樣的,對吧?氣質不和的團隊,就算面試過了,你也呆不下去,你讓你一個頭條的人去工行試試?能憋出抑郁癥來。所以,找個氣質匹配的團隊,對別人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覺得照片丑怕失去機會則大可不必,因為照片丑拒絕你的,見了面依然會拒絕你,況且單純以貌取人的地方,咱們不去也罷。
6、簡歷的內容(干貨):為什么說到第6點才切題,因為前面5點都是短時間內可以快速提升的,唯獨這些干貨,功夫都在簡歷外,是需要長期積累才能提升的。我看簡歷,其實只看兩點,一是學校,其中又以本科學校為主,二是工作經歷,大平臺會有很高的加分。道理很簡單,因為這是你人生中最嚴格的2次篩選,同時也是你學習時間最長、對你影響最大的2段經歷。如果高考、大平臺都沒有青睞你,以我的能力也很難把你培養出來,這是自知之明。
7、內容中的亮點(干貨):內容要有亮點,就像唱歌要有高潮,始終一個語調就成了念經,會讓人睡著。亮點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內被晉升、被評為先進、創造了業績記錄、搭建了一個團隊,創造了一條業務線等等。
8、愛好(干貨):如果你在某個愛好領域是高手,一定寫上,沒準遇到同好,可以大大的加分。即使不是同好,假如羽毛球高手遇到籃球愛好者面試官,同樣可以大大加分。最簡單的道理,他會覺得你這人有趣,不無聊。這不是投機取巧,更深刻的,有愛好的人都知道想成為高手有多難,需要訓練方法、也需要努力和汗水,而高手們顯然是既掌握了實踐方法、同時又刻苦努力的人。而這種運動中的實踐方法同樣也適用于工作中,你證明了自己可以打好羽毛球,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與那些別無所長的人相比,我當然更有理由相信你可以做好運營。
如果以上這些干貨你都有,但是還是沒人要你,把簡歷發給我吧,我們急需你這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