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經過
媽媽濮嵐 女兒許子涵2歲9個月
穿了件新T進門,小朋友一下就發現了。我問她我衣服上畫了個什么,她很小心地說不知道,我直接問她,你是不是害怕說錯?她回答我,是的。剛要鼓勵她說出來,外公就從房間里走出來說,哦,是只眼睛。
我的心路歷程
這種情況在我成長過程中經常發生。我還記得小學的我在燈下,按照我爸的要求,一句話一句話地寫作文。現在想來對我爸那是一種負責的方式,而對我是一種信心地傷害。老師在課上表揚作文的時候直白地說,哪幾篇作文寫得不錯,但一看就是家長寫的。我一度都覺得自己語文不行,特別是寫作文。
我采取的行動
我當時就再次和我爸爸強調了一遍不要替孩子回答。
作為彌補,我爸爸去給孩子找了把椅子,讓她自己換鞋,然后我就請他進房間了,避免小朋友緊張,我也開始專心吃飯,留她一個人努力。
她脫鞋、穿右腳鞋很順利,穿左腳的時候會踩偏,她開始著急,帶哭腔嚷嚷,請幫個小忙。我還沒吃完,抬頭看了一眼說,哦,怎么那么難呢。脫下再試試。然后繼續吃。很快她就脫下了再穿,穿得很好。自己得意地晃了兩圈。
之后就是鼓勵。睡前悄悄話我又問她她覺得我衣服上畫的是什么,就算她說得和大人覺得的不一樣媽媽也依然愛她。她小小聲說,像一只小鳥,還像一只小怪獸。我抱抱她,有些心疼,說是像呢,一個圖案可以像很多東西。大人說得也不一定都對。點點說得很好,很有趣。
最后的結果
從表情上看小朋友放松很多。還不知道起了多大的作用。
我對結果的反思
小朋友真的很敏感,她現在已經開始有所保留,不擅長的事情就悄悄練習,然后展示一下給你個驚喜。獨立的空間,真的是成長法寶。我一定要把不包辦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