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麗麗,這是我每天一篇原創文章之第6篇。
我專注推薦繪本、童書和適合全家一起觀看的好電影,愿攜手更多的大朋友,一起把快樂與幸福播撒在孩子的心中。
上一篇,我梳理了一下翻轉課堂的導入環節,主要是紀律約定和分組討論的設置方法。今天,我試圖探索一下,翻轉課堂的里如何進行問題的設置,希望本文對全國的樊登小讀者少兒活動講師能有所助益。
當然,我們首先要討論的是為什么要在活動中設置“開放性問題”?
上周,張志斌老師在太原市某小學三年二班開展了《夏洛的網》的閱讀課,我給張老師作了第二次活動助手,也近距離地觀察并記錄了一些課堂實況,在分組PK賽環節,要求每組根據書中內容,提出兩個問題來挑戰其他組,小朋友的問題如下:
問題一:威爾伯用什么樣的眼光看著芬? ? ? ? ? ?
挑戰組給出的標準答案:深情 ? ? ? ? ? ? ? ? ? ? ? ? ? ? ? ?? 現場回答:深情/感恩
問題二:蜘蛛的名字為什么叫夏洛·阿· 卡瓦薩蒂?
挑戰組給出的標準答案:它媽媽給起的 ? ? ? ? ? ? ? ??
現場回答:那是夏洛的全名/沒什么就是個名字,跟我叫“劉清源”一樣啊
問題三:夏洛留下的囊袋里有多少個小寶寶?? 標準答案:514只
問題四: 夏洛為什么要和小豬威爾伯交朋友?
挑戰組給出的標準答案:因為夏洛每天觀察威爾伯,越看越喜歡
現場回答:每天看,越看越熟悉/威爾伯能為夏洛引來食物(蒼蠅/蚊子)
問題四:老鼠為什么要撿破爛?
挑戰組給出的標準答案:為了幫助夏洛 ? ? ?? 現場回答:幫助夏洛/聰明/廢物利用
小朋友們為了能難住對方,會挑選一些非常細微的數據或文字來考對方,也會提出一些和主題關系緊密的問題,對于所有的問題孩子們都給出唯一正確答案。孩子們即便提出了一些需要深度思考的問題,也在學校唯有一個標準答案的規則壓力下,很難給出或認同不同的見解,必須要求老師判定唯一正確答案,也就是說孩子們只認可封閉式問題。而我想引導孩子們深入理解“友誼”,那就需要設置一些沒有標準答案、卻是帶有自我體驗和思考的問題,幫助孩子由表及里。樊登小讀者家長版會給出很多個主題和相應擴展分析,幫助我們去設置問題。
我自己粗淺的理解,給樊登小讀者定位時精讀和啟迪智慧。以下羅列了幾個開放式問題,來引導孩子深入理解《夏洛的網》中“友誼”。
一、夏洛為什么要營救威爾伯?
二、威爾伯為了救自己做了什么樣的努力?
三、夏洛在網上織字時,都有誰給過它幫助?
四、如果夏洛沒有登上開往農場動物展會的車子,威爾伯會怎么辦呢?它還能得第一嗎?
五、你認為夏洛和威爾伯是真正得朋友嗎?為什么?
六、描述一個你的朋友,以及ta為你做過什么事情,讓你印象深刻?
七、你有沒有經歷過自己認為是朋友的人,卻做了一些不夠朋友的事情,你是如何做的呢?
........
以上是我參考《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中,從“概念”“行動”“倫理道德”“機會延展”四個維度,提出的七個參考問題。對于線下活動來說,抓住“友誼”這個主題,深入探討,課堂會比較緊湊,孩子們容易形成自己的見解。大家還可以參考《兩個小紅》家長版中對于不同年齡孩子友誼的特點,設置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的問題。
我們設置這些問題是為了能吸引到孩子,“吸引”是為了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友誼”的激情,希望他們在思考的過程中,深入感知主人公的情感,而最終能抽絲剝繭理解友誼之美。就像樊老師說的那樣,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是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孩子是能夠理解復雜問題,而不是只有唯一標準答案的問題。
開放性問題就像是自行車,可以載我們去向遠方,它清晰地指明了我們的困惑所在,支持我們探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