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指一種缺乏明顯客觀原因的內心不安或無根據的恐懼,是人們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戰、困難或危險時出現的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焦慮通常情況下與精神打擊以及即將來臨的、可能造成的威脅或危險相聯系,主觀表現出感到緊張、不愉快,甚至痛苦以至于難以自制,嚴重時會伴有植物性神經系統功能的變化或失調。
2014年6月,大學畢業,我從校園踏入了社會,從一個被親朋稱贊的乖孩子,變成蕓蕓眾生中不知該何去何從的體制內人員,一眼望到頭的生活讓我感到了絕望,于是我開始走向了焦慮。
第一次焦慮是2014年8月開始的,突如其來的離家,陌生的同事,讓我在為期一個月的軍訓生活中瘋狂的吃飯,吃水果,吃零食,最終以胖了20斤收場,那時候還不知道我這是焦慮,只是隱隱覺得心情變好了。
第二次是2015年9月開始的,我因工作生活都被困在一個連公交車都沒有的碼頭邊而感到焦躁不安,我幾乎每隔一周就去附近的城市找小伙伴玩耍,每天和家人、閨蜜聊天,去看演唱會,去健身,我做了一切能做的事情,絕望的心情還是如潮水般叫囂著,我再次暴食,這一次維持了4個月,每天,每天,一個人呆在宿舍里,忍不住的向嘴里塞東西,一次,又一次,塞到胃脹甚至胃疼也控制不住我自己。最后因為談戀愛而結束長時間的暴食,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抑郁,我只知道我很難過。
第三次大概是在2016年8月開始,一直到現在。這一次我用剁手代替了暴食,每個月都在買買買,每個月的花銷都超過了我工資,只能開始刷信用卡,瘋狂的花錢讓我感到了些許的愉悅,但是又恐慌沒錢,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今年3月,結束并不是因為心情好轉,而是老底花光了。
沒有了錢,又不想因為暴食發胖的我,選擇暴怒,現在的我,易躁易怒,一點點小事就可以撥動我的神經,無緣無故的哭泣、發脾氣,讓我感到無比舒爽,覺得自己到了叛逆期,像一只刺猬一樣四處懟人,甚至懟愛我的家人、朋友。
直到我的內心告訴我,夠了,看看我自己吧,我才發現我會莫名其妙的手抖,不受控制的在眾人面前做失態的事情,家人說一句我懟回去十句,我陷入了恐慌,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出于迷茫、出于憤怒、出于我也不清楚的情緒中,我發朋友圈向大家求助哪里有心理醫生。
2017年7月13日,我約了心理咨詢,向他訴說了我的困擾,懷疑自己是輕度抑郁,而他給我的反饋卻是焦慮,這讓我很不是滋味,卻不得不承認他說的對,我只是被當前的生活現狀所困,被曾經的校園生活所困,被那些乖孩子之類的標簽所困。
我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切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事物,都是我想要去嘗試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杰西卡·阿爾芭
我清楚的意識到,我想要變得更好!我要!我要!我要!所以,我對自己展開自我救贖五步走。
第一步:拒絕壓抑的存在,比如訴說人性的電影、虐戀的小說、低迷的音樂。不要小覷這些帶給我們心理上的影響,一部《我的小公主》,讓我低沉了兩天才恢復過來,而《斯坦福監獄實驗》這部電影每每想起劇情,我都會難受不已,不能正常工作生活。至于《黑色星期天》這首“魔鬼的邀請書”,導致至少有100人因聽了它而自殺。
第二步:給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諸如《活法》、《秘密》、《力量》這些書中,作者一直在強調積極的心理暗示的重要性,積極的心態才會帶來好運,消極的心態會讓我疾病纏身。這并非玩笑之語,年幼不懂事,每當我不想上學時,我就會覺得自己難受,要生病了,想個幾天,我就會發燒在家中休息,人都生病了,又怎么會接住好運呢?稻盛和夫在進入京都一家生產絕緣瓷瓶的工廠時,每日和同事發牢騷,商量何時辭職,最后只剩他是反而不再怨天尤人,全身心沉浸于研究,最終在日本首次合成并開發成功了一種新型陶瓷材料。
第三步:把身邊的一些物品換成自己喜歡但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購置。作為一名裸睡癌晚期患者,我超愛舒適好看的床品,但是由于宿舍生活讓我只擁有兩套床品,其中還有一套不喜歡的,所以在我不開心的時候購入一套心儀的床上四件套,睡在新買的舒適的床單上,讀著我喜歡的書,心靈得到了救贖。
第四步:適當的運動,運動有益于情緒的緩解和穩定。略感疲憊的時候,我會選擇做溫柔的瑜伽,讓身與心在舒緩的拉伸和背景音樂中得到休息;謹慎抖擻的時候,我會選擇做狂野的HIIT,大量的汗水和肌肉的酸痛提醒我我還健康的活著,為什么要焦慮?而運動后身材的變好更是讓我竊喜。
第五步:正面面對我的不足。引起我焦慮的根源還是職場上的學生心態,不論我如何給自己心理暗示、買多少喜歡的物品、做多少天的運動都無法改變的事實,即使我辭職,只要不改變,在哪里都一樣,走,我也要灑脫的離開這里。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本次焦慮的爆發原因是在職場上一直被別人要求,做著不喜歡甚至不屬于我的工作,卻不會拒絕、不會要求別人,這種狀態在維持2年后讓我難以忍受。
針對我自己的問題,我開始看《甄嬛傳》,學習里面說話的方法,看《奇葩說》,學習里面辯證的思維方式和新穎的觀點來充實自己,看《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學習如何拒絕。在工作中,我嘗試了直接拒絕和間接拒絕,將一件不屬于我的工作退還回去,雖然由此讓領導略有不滿,但是我收獲了成功感,和意料之外的同事的贊揚。
與此同時,我轉變自己的思維,重新認識工作的價值。曾經,我認為工作是為了獲取金錢報酬而不得不做的苦差事,自然希望少勞多得,但如果把工作作為磨練意志、提升人格的一種方式呢?我嘗試著在工作中尋找技巧,接下一份工作,便認真的投入,體會其中的興味,而不是把自己置于被迫工作的境地。
目前,我的精神狀態已經連續4天保持良好狀態,每天充實自己的生活,學習、閱讀、健身、寫字,當然,還有工作,我會繼續觀察下去,針對自己的狀態調整方法,及時和醫生溝通,與家人傾訴,不把焦慮放在心上,只當自己是在一段磨練心智的旅程中,懷揣著夢想和希望,全力以赴的活著。
謹以此文,獻給所有和我一樣陷入焦慮、抑郁等情緒的人,希望能夠正視自己的情緒,得到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幫助,尋求正確的疏導通道。心理問題就是洪水,只能疏不能堵,忍字頭上一把刀,憋著易產生內傷,甚至由情緒變為“癥”,屆時,想要治療就更加艱難了。
我的年齡段:18-2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