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媛說:我很喜歡在筆記里寫未來十年我的工作會變成什么樣子,平時遇到相關的信息,我還會補充到相關的筆記中。并且我還建議我的朋友們這樣做。
這個方法太贊了~這樣一直圍繞目標前進,擁有長線思維,每一步都是精準努力。
我平常沒有這樣的習慣,更多是一年甚至更短的。
10年為一個目標,不是讓我們?nèi)タ障?0年后的事,而是當我們想象10年后的自己,今天的某些決策就會更謹慎,而不是看到某個領域熱門就一頭扎進去。
比如,我想象中10年后能成為一個卡片筆記專家,影響更多人加入卡片筆記寫作行列,用輕松愉快的方式寫作,并愛上閱讀。那么我就會持續(xù)閱讀相關書籍,持續(xù)分享,讓這套系統(tǒng)行之有效。
而不是今天看到做小紅書熱門就一頭扎進去。我對這個領域沒那么多激情,投入再多時間也沒用。
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就持續(xù)深耕,做到擅長,再去熱門領域?qū)ふ覚C會,才是最正確的打法。
李誕這句話我很喜歡:
“我們必須習慣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人生不是幾把牌,贏了就贏了,人生是個牌局,想散都散不了的那種,輸贏不在一把兩把。
想找準輸?shù)脑颍纫覝誓阃娴氖且粋€什么游戲。你玩的從來不是一把一結(jié)算的游戲,你是專業(yè)的,不是愛好者。”
把閱讀寫作專業(yè)化,而不只是愛好。所以朋友讓我去學習朋友圈運營,我拒絕了。
因為我發(fā)現(xiàn)這個不是目前我最需要的,我最需要的就是持續(xù)學習,把興趣變成擅長,變得專業(yè),再去學習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