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當(dāng)你真正想幫助一個人時,他的外表重要嗎?? 晚上不經(jīng)意間看了個視頻,有人做了個社會試驗(yàn),題目是當(dāng)你真正想幫助一個人的時候,他的外表重要嗎?
開始是個衣著整齊,西裝革履的男子舉著拐棍,不停的在各種場合的人群面前摔倒,周圍的人都相擁過來扶起他,場面溫馨而和諧。
然后男子換上破衣爛衫的衣服,還是在人群中各種摔倒,但這次卻沒有熱心的人迎過來扶他,只是遠(yuǎn)遠(yuǎn)的站在旁邊盯著他,眼神復(fù)雜而冷漠。
一次又一次,他摔倒自己爬起,再摔倒,再爬起,估計(jì)他都累了,最后摔倒在一個流浪漢面前,流浪漢卻毫不猶豫的伸手扶他,也算是溫馨的畫面了,總算有人幫助他。
? ? ? ? 演員在視頻的最后,無比悲傷的說,為什么人們更愿意幫助擁有一切的人,卻不愿意幫助一無所有的人?對啊,為什么人們都喜歡錦上添花,卻不喜歡雪中送碳?
可能從人們的認(rèn)知上就覺得衣著得體,外表干凈的有一定的社會素養(yǎng),對幫助者來說也是舉手之勞,而外表邋遢,衣不蔽體的人會讓人們擔(dān)心幫助了他,本是舉手之勞卻會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從表面上看,像是沒有同情心不幫助弱者,但這卻是透露著社會規(guī)則,流浪漢雖然衣著簡陋,但四肢健全,為何會流浪?
大多數(shù)認(rèn)為他懶惰,不努力,做了不好的事所導(dǎo)致的,不是有句話是,你不努力,別人幫你都找不到你的手,這也是啊,別人擁有一切,但可能是別人辛辛苦苦掙來的,當(dāng)然有資格被人幫助,被錦上添花。
而你一無所有,定有一無所有的理由,所以不能怪別人不幫你,嬛嬛說過,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 ? ? ? 由此看來我得好好努力,不懈怠,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幫助,說到這居然讓我說成了勵志短片,不應(yīng)該是譴責(zé)人性的社會現(xiàn)象嗎?
就像張愛玲說過,笑的時候全世界陪你笑,哭的時候你一個哭,也差不多是一個道理,所以得自己強(qiáng)大才對嘛。
? ? ? ? 這個短片還教育了我一點(diǎn)是,越是擁有很多的人,就越小心翼翼,而越是一無所有的人卻能激發(fā)善的本質(zhì),面對事情能從容面對。
就如同流浪漢最后得到流浪漢的幫助一樣,短片的結(jié)尾有句話這樣說的,通過一個人對待那些無所回饋于自己的人的態(tài)度,你可以簡單的看出他的品質(zhì)。
? ? ? ? 我不求他饋贈我,但不代表他不會訛我啊,我攙扶的十個人里面,有一個說是我推倒的,就足以讓我哭到明天了,可是如果有人在我之前跑上去扶,我不介意在旁邊幫著提一下他的爛包袱。就像扶老人一樣,這種好事,一起來做才有意義嘛,世界的美好需要大家一起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