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就愛迷路。
最早的記憶是3、4歲左右吧,我環繞著公園里的紀念碑走圈圈的時候 ,繞得有點暈頭轉向,就被一個老太太背走了。我一直認為是自己迷路了,才被老太太誤撿回家的。直到小學高年級,我還惦記著這事,在心里打量自己和父母的模樣,才慢慢放下這個疑惑,但是對于老太太,我還是說不好。
到了小學,同學間喜歡串門,有一個同學的家,在一群長得一摸一樣的樓房里,我每次去她家,都會迷路!有一次,我在別人家的門口高呼她的名字,她應聲從對面樓的屋子里跑出來,我站在那里傻了眼。
上了初中,由于有了自行車, 我活動的范圍廣了,才算是逐漸熟悉了自己所在的小鎮,知道了每條路有它自己的名字,但也僅限于中心地帶附近。
大學是在廣州上的,校園不算很大,也很少會迷路。但是一離開校園,我就老在坐巴士的時候犯同樣的毛病,多次坐了反方向的車,而且有幾次坐到終點站才醒覺。
出國了,第一天抵達澳洲,我就被室友帶上去學校的火車。由于不同校區,放學的時候沒人帶我,而且天也黑了,我下了火車才發覺自己白天根本來不及認路,我又迷路了。迷路的心情是彷徨的,尤其是在黑夜,一個陌生的地方。好在我記得家所在的街名,總算找到了。
巴士坐錯方向的人,當然也會經常坐錯火車。墨爾本的火車線路繁復,而且火車經常換線,像我這樣多次迷失的人,應該不在少數吧。
還有一個我最喜歡迷路的場所就是購物商場,每次進去都是跟著先生,從來不認路。有時候他和兒子走在前,我流連在后面東張西望,一不小心就跟他們走丟了。只能電打話求指路。
現在在學開車,我也從不認路,只顧路況,先生叫停我就停、轉左就轉左,東西南北傻傻分不清。其實心底很清楚,要想不再迷路,必須多自己出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