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很少有時候是這么需要一個人的陪伴和安慰。因為恐懼太深了吧?有個人陪我把害怕的事情說出來,其實也許就不會這么戰戰兢兢了?
第一次思考到人的需求,好像確實這樣的,生存的需要是最重要的,我首先要有吃的有喝的,我感覺我是安全的,生命不受威脅的,我才能有權利,有能力去想其他。有了生命,保證了安全,我才會去想我怎么過得更好,有自己的生活,能健身能看書能旅游。我只是不知道社交需求這個層級,到底在我的生命里占什么位置。分級并不嚴密,但大致也確實和馬斯洛方向一致。
平時沒覺得朋友怎么重要吧,有直播的帥哥們陪就差不多了。但當真的有心事需要傾訴的時候,他們還是離得太遠了。其實根本用不著去猜測他們到底在不在乎我,本來就是弱關系,而這些故事還是需要透露給強關系的人才能得到情感的舒緩。可是對現有的這些人,好像都沒有傾訴的渴求,也許這就是伴侶的意義吧?相互扶持,相互攙扶。忽然有點明白父母為什么會希望孩子結婚生子。畢竟在他們離去以后,希望他們還有親人能夠照顧他們,讓他們有依靠,老了有人照顧。也許真不是結婚了就是人生贏家的意思。畢竟用錢買來的照顧,總是不靠近心靈的。可是現在的婚姻,親子,哪里還有這么牢靠?只是如果有那么一段日子,能有人陪伴,一起進步一起前進,也是榮幸之至了吧。
人都是感性的動物,其實也不一定要一切都用理性去凌駕感情,雖然理性讓人看上去更正常,更能權衡利弊,可是人就不可愛了吧哈哈。如果我有愛,也許就別再套路了,用自己的方法去表達,也許只有不斷去嘗試或試錯,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式,不要不動腦子就用別人了方法了。其實也想有人陪,只是暫時還不需要滿足弗洛伊的那個需求。其實真不用裝什么清高,該有的人類的感性還是一個不少,只有看清了自己和自己的需要,才能實際地去找自己合適的路吧。
陪伴不一定可靠,畢竟很多人的陪伴都是一時的,可是也不能因為怕痛、怕失去,就說不需要陪伴了。哪怕是一段,我們也有回憶支撐著走接下來的路,其實也夠幸福的。
別怕啦,回憶就是伴我前行的最好朋友。希望能遇到一個陪我聊天的人,一起進步,日子長短不要緊,能分享就好。既然要等,我也一直在。現在想想,好像還是有感情需求的位置。情感需求原來一直在這里,只是我不敢不肯去承認它的存在,我只想自己無牽無掛,無軟肋。但其實同時,也沒有了盔甲。感情是洪水猛獸,但強烈的東西才讓人記得久,疼就疼吧,疼痛會過去,但心里的感覺只有經歷過才知道。我想有人在身旁,告訴我,我也在。我想有愛,就不怕愛的傷害。在這之前,我會照顧好我自己,我在這里等你,不怕五年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