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注明源自叨叨戚
(待完善)
歷史會用合適的方式,去記住一些對群體智慧做出貢獻的人和平臺。知乎,得到,科學松鼠會,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中國人,范圍也從小到大,受益面也越來越廣。
上周三晚參加混沌大學翻轉課堂,一起交流李善友老師的第一性原理系列課程的聽課心得。
對我來說,參與混沌大學聽課,是把我的社會學和人性研究對象群體,從"任何人"轉向了特定人-一群經過知識平臺篩選的具有自我完善精神的更精準的群體。
李善友老師今年唯一的主講課程,就是第一性原理系列課程,他說思維模式,是人與人區別的根本。所以首先從思維模式入手。而刻意練習是第一部分內容。
之前我看過《刻意練習》這本書。我的感覺,就是我關系智商和學習的觀點得到了驗證。比如,在共振語感外語學習法一文中,我用的是整體觀,拆分,反復,突破,共振等詞匯。而他創造了《刻意練習》這個詞。
在我看來,刻意練習,本質上就是一個效能管理。
人的大腦機制很強大,又很脆弱。很復雜,又很簡單。無外乎重復的注意力和對應的記憶區激活。
大腦容量是有限的。
大腦使用方式的糾偏
撥開迷霧
效能管理
短板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