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效率低的人,這和我的性格一樣,慢條斯文的,不喜歡火急火燎的做事。
而就在前不久,因為效率比同事低,被經理叫去辦公室說了一頓,經理對我說:“你效率太低了,同樣的工作,你看她(指另一個同事)下午4點左右就完成了,你竟然加班到晚上8點。”我聽后第一反應是驚訝,心想:“什么?那個同事真是下午4點就完成了嗎?真是神速啊。”帶著疑問我立馬問旁邊這個同事,她說是,不過是下午5點左右完成的。經理后面又補了一句:“也是5點就完成了,你看你多慢,平時叫你用兩只手同時操作,你不聽、、、”。
我承認我效率低,但沒經理說的那么夸張,我其實加班到7點就回去了,不是8點,那同事也是下午5點左右才完成的,不是4點,我知道經理說這些是要故意突出我效率低的。
可效率高的就一定比我認真嗎?電腦操作的熟練度的確會影響效率,那個同事比我熟練,自然速度比我快。但是,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我比她心細,這和性格也有關。我做每一件工作都是認認真真的,哪怕是一個小的錯誤也不容犯,但她不一樣,只要不明顯,管他呢。有很多次,我看她寫的文章都是錯別字好幾個,不知經理怎么就沒注意到,我還偷偷幫她改過來了呢。
其實,以前在南昌工作時,我也是個效率低的人,和我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我的一個學姐。我兩一起租房子住,本來是可以一起上下班的,但因為我效率比她低,她老是一到下班點就走了,而我還得加班。那時,我們是做醫學編輯的,績效是按字數算的,因為效率低,寫得少,所以工資比她少很多。我問她提高效率的秘訣,她告訴我自己就是想的少。而我不一樣,自認為醫學文章給人看了必定要對人有利,不能隨便寫糊弄別人。那時主要依據材料寫藥物治療或者手術治療,發現不對勁,我就不敢這樣寫,然后重新找資料浪費不少時間,而她們敢。也許,最后,她們這樣做寫的文章都僥幸審核通過了,但我還是不敢那樣做,主要怕良心不安。
這個學姐和我現在這個同事性格很像,都是大大咧咧的那種,不喜歡拖拖拉拉,就連走路都比我快。
說了那么多,我只想表明一點:工作效率高的不一定就比效率低的好,若要看質量,也許還不如效率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