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瓣綠兒
有一個姑娘,她有一個比她大5歲的姐姐。印象中,姐姐一直很溫柔,總是喜歡看書,寫日記,練字,一副很安靜的樣子。
那段時光,那個姑娘活在自己的童話世界里一般天真爛漫。
擁有了一個美好充滿快樂的童年,
至今想起來,都會嘴角上揚。
滿滿的幸福回憶~
不知不覺,隨著時間的流逝,她們都長大了。
突然有一天這個姑娘覺察到原本恩愛有加的父母總是吵吵鬧鬧,
原本幸福和諧的家庭變的總是充滿煙火味。
有一次當父母在這姐妹倆面前吵架甚至打起來的時候,
這個姑娘拼命的拉扯,傷心的哭泣求著他們不要這樣,希望一家人好好的。
那個時候,這個家里的氣氛經常會冷到冰點。
那個那么疼愛她們的父親,到底和媽媽之間發生了什么?
為什么這個家庭變的不再安寧?
有一天,姐姐突然一本正經的說:“聽說若是父母離婚的話,子女也會離婚”。
那時候,她不懂什么是愛情,什么是婚姻,什么是歸宿。
這個姑娘卻把這句話當成了一個咒語一般在意,
深深的印在她腦海里揮之不去。
05年,姐姐去外地讀大學了,只有春節才會回來。
這個姑娘在讀高一,就在這一年的春天,
她們的父母結束了這段婚姻,
真正的了斷了這場看似有緣無分的感情,
愛情就像織毛衣,織的時候一針一線,拆的時候只需輕輕一拉。
慶幸的是那個咒語卻未影響到這2個姑娘的成長。
也許是因為她們都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或者是因為雖然父母分開了,可依然沒有停止盡力的給她們關愛。
這一切,回憶起來好像“風輕云淡”~
可是這個姑娘經歷過那些被傷到痛的日子里,
有那群帶給她愛和正能量可愛的朋友們,
一直有著一股積極力量又堅強的姐姐,
還有陪伴她一路磕磕碰走過來的他,
那一本伴隨著她青春歲月寫滿心事的日記本。
這一切都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她,
此刻,這個姑娘心中充滿了感恩。
時光荏再,光陰飛逝,
她們都成為了樂觀,積極,開朗,獨立,溫暖的姑娘。
并且如愿以償的收獲了屬于自己的幸福婚姻。
也慢慢理解了父母的那段感情,
我們人會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實。
依然和和父母融洽的相處著,雖然心中會有遺憾。
納撒尼爾·布蘭登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他說:“自我認知即命運。”
你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可以由你自己主動的選擇。
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就會吸引什么樣的人。
你若想擁有幸福人生,你也要成為一個有給別人幸福能力的人。
歸根結底,幸福與否,你的心境至關重要。
換個角度看待世界吧,
生活或許會有遺憾,但未來依舊美好。
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