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年十五,先祝看到這篇文章的各位元宵節快樂~
先說我說我這個人吧,91年生人,15年大學畢業來了北京,做了一名苦逼北漂,地道的東北大老爺們。大學時候喜歡折騰,這一折騰,就是四年,從入學第一天起,接了宿舍保潔員的或,到大四畢了業,還在經營著我那個破補課班。四年期間,做過家教,之后覺得家教中介挺賺錢的,隨后我自己也弄了一個,再之后路子越來越野,開始在同學之間售賣期末復習題,開始找槍手替同學發表論文,開始辦一些計算機二級之類的證書,我也沒什么心眼,同學們都很信任我,到大三的時候,我做了一份兼職——文都的考研校園代理,那個時候基本上我都不用怎么干,因為我很清楚,這一個學院的200人我差不多都認識,我要做的只是讓大家知道我在做這個,之后大家如果能信任我,那么只要有人想報名文都的考研輔導班,就都會找我。結果也不賴,聽那里的負責人說,我是他們成立以來,業績最高的一個代理。那會兒他們所有人都勸我去做銷售,認為我能干的不錯。(媽的老子讀的可是一本正經的工科大學啊)
大學畢業后,我先回家呆了幾天,我先到的家,衣服什么的郵回去,還沒等正裝什么的到家,我就鬼使神差的踏上了進京的列車——帶著一千塊錢。值得一提的是,我來北京時的第一身正裝,是跟高中同學老爸那借來的,當時她就在路邊等我,我到了拿上衣服趕緊上車,一刻沒敢耽擱;那一雙皮鞋,是我在沈陽倒車40分鐘里,跑出去在超市買的。我現在想,當時哪怕有任何一件事情拖沓那么三五分鐘,我可能就趕不上車了,之后可能就在沈陽找上朋友兩三,喝點酒,屁顛屁顛回家了,之后去做一個本專業或者什么的,總之就不會有后面的故事。
到了北京,我才認識到一句話:舉目無親。真的是舉目無親,當然最開始還沒有特別慘,記得那天是15年的7月27號,北京,大雨。出站的時候有兜售劣質折疊傘的兄弟,十塊錢,那是我在北京花的第一個十塊錢,現在看來,算是最值當的了,幫我擋了不少雨。我就是再傻,也知道趕緊走出火車站這個“高消費“的地方吧。坐上地鐵,隨便找了個地方就下了,記得當時是大紅門地鐵站,出來后有小蹦蹦說十塊錢把我載到旅店,我拒絕了,自己走唄。三打聽兩打聽,找了個酒店,那也應該是我近幾年來住的最奢侈的了吧,當時花了小二百。第二天應邀去面試,隨后就被騙子騙去了800塊錢,那是哥當時身上僅有的800塊錢,說是工裝錢,我看我這工裝也屬實不怎么合身,應該也合理吧,就給了,也真給了我一身工裝。之后我就住不起那小二百一宿的“豪華賓館”了,跟同學借了幾百塊錢,附近找了個地下室住下,那是我住的第一個地下室,小屋有多大的,說巴掌大有點夸張,但也好不到哪去,反正進屋就得上床,也就兩平米,沒地方站。第二天騙子讓我交4000元,我意識到問題有點不對勁了——后知后覺,接著吃飯的理由出來,隨后報警,報了警之后,騙子那整個團伙就開始給我打電話叫我回去,我尼瑪,這是和警察有聯系啊,我天朝這么黑么。。。舉目無親,對,這四個字的感受越來越強烈。我當時就走馬路上都覺得沒一個好人,誰要是離我近了我都準備在他動手之前先放倒他。走吧,坐地鐵回到了我的地下室。
到了我的小地下室后,跟我爸通電話,我爸態度很干脆“完蛋玩意,回來吧”。
感謝二十幾歲的自己,年輕氣盛,血氣方剛。我當時掛了電話給我爸回了一條短信“混不好我就不回去了”。
趕巧了,XX,就是我現在所在的這家公司,面試通知的短信發了過來,我看時間還來得及,反正也不知道去哪,就去看看吧。So,我就幸運的通過了面試,當時面試我的人姓孔,我到現在還是很感激他。
面試通過之后,我在地下室交的租金就剩下一天的錢了,住了那一宿之后,就意味著我要搬走,也談不上搬,其實就一個破包,電腦包,能有多大呢,那會就是我的全部家當了。
下店之后跟著哥幾個開始最初的工作,就是溜達吧,熟悉一下環境啥的,也都簡單講解了一下彼此的慘淡遭遇——其實初來北京,好像沒一個順利的。
晚上時候,我已經沒地方睡覺了,身無分文。一個廣東的哥們主動說,要不跟他那對付一宿吧。我當時還是多少有些戒備的,畢竟,這鬼地方,誰知道都是什么人,我的腎,只有兩個。可是我不跟著他去,還能去哪呢,雖然我已經做好了網吧或者橋洞的準備。
回想起來,我還真的要感謝那哥們,他叫鐘策,現在廣東。少有聯系,但我還是很感激他。至少在最操蛋的日子,非親非故的,是他幫了我一把。
那一宿,輾轉反側。
我幾乎是借遍了我以為能借給我錢的所有的朋友。
靠譜的人,從國外也叫在國內的同學給我打了點;不靠譜的,說過兩個月準備買車,現在手頭比較緊。
世態炎涼,在那一刻,我算是懂了這四個字。
勉強湊夠了房子的租金和一點生活費,租了一個地下的“樓梯間”,要不是北漂這一遭,可能這輩子我都不會知道那是個什么鬼東西。地下的,還特么是樓梯底下的,早上起床都能磕到頭的那種。
當時,我連被都沒有。
吃的也是有上頓沒下頓,很多時候就買幾個饅頭,一碗泡面,吃的拉肚子。
就這樣,工作逐步進入正軌,滿滿的開工資了,滿滿的稍微好起來了。
很多人都勸我做銷售,沒想過我真的就做了銷售。
之前從來沒想過要來北京,我就已經在這里了。
更是沒想過我在北京的銷售經歷會這么的坎坷,但真的就很坎坷。
我說的坎坷不是上面的那些,而是工作。
不知道這樣說合不合適,我所見到的是顛覆三觀的思維方式,而我,很不適應。都說“城市套路深”,這話真不是說笑呢。
我的第二任經理姓蘇,叫蘇斌。地道的老北京,二環里現在還有房子。他是我認識的第一個北京人,也是我到目前為止,北漂路上最為感激的人,最為感激的人,我特意寫了兩遍,沒有之一的。
經理人很好,真的很好,很體恤手底下的兄弟們,他也教會了我很多東西。是他告訴我人要學會改變,是他告訴我因該怎樣整理頭緒,規劃人生。人這輩子其實很短,他告訴我什么是“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也告訴了我,他是有多么的痛恨自己的大器晚成。
作為一個地道的東北農村出來的漢子,我的確是夠拼的但遲遲得不到收獲。當時經理跟我說了這么句話,我記得非常深刻:“威猛,光靠努力是不夠的,你現在的這個狀態和認知,在東北混相信你綽綽有余,但這里是北京,你要學會改變,去擁有你現在所不具備的能力,不然怎么能在這里擁有成功呢”
這句話我可能稍微演繹了一下,很淺顯,但似乎又恨難讀懂。我讀了這么近兩年,才算是小有領悟。不是我要捧他什么,而是我真心的覺得這句話是對的。不改變,我和昨天有什么區別的。
再后來,我做了一些改變,但似乎人,就是這個樣子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說的有點意思。但或許就是由這一點點改變,帶給我的就不一樣了。
剛群發了條消息,給眾多通過了我微信申請的客戶們。是推薦一套產品的,一個認識了很久的客戶給我回了一句“你也學會忽悠了啊”,當時我看到這句話的反正和我打出這行字的時候是一樣的,哭笑不得。我只是在說那產品的優點,也可能他只是句玩笑,不過我真的想問,如果我真的已經開始學會了不實在的東西,那到底是誰教會了我這些呢?
那曾經的一個樸實的東北小伙子,在北京差點餓死。
如今有人開始歌頌那個東北小伙子的樸實無華,而嘲笑一個變得世俗的人的講話邏輯。我倒覺得這很可笑。
國門被打開了才想起來奮發圖強,高鐵出事了才想起來我們要降速,老人跌倒沒人扶了才知道民族文明喪失,那我如果在那個秋天被餓死或者凍死了,會改變整個社會的思考方式么?
大學時候曾說過這么句話“如果有天堂,那么人生的經歷,就是天堂的簡歷”。這輩子很短,就這幾十年,我們都很渺小,渺小到新聞都懶得搭理我們的非正常死亡。人命都沒人重視,我們只能自己重視自己吧。好好折騰,我們都一樣,就這一輩子。我想,再過幾年,當我在北京買了套房,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回家了。那時候再遇到所有勾心斗角的小心眼,至少我可以從容應對,因為我見過的,應該遠比那些要費心思的多。
最后說一句:
我要是不長點心眼,怎么斗得過你們這群心機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