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趁早大會干貨提煉
什么是好?達成目標、擴大體驗
我們是誰:成為期待中的自己的人
我們要去哪:相逢在更高處
怎么去:一粒靈藥
我們多快到達:自己給的才是安全感
然而,這些僅僅是口號,單純的勵志和燃燒不能解決以上問題。這些問題,是要靠反省和執行來解決的。趁早的使命,不是講道理,不僅限于講道理,而是應該幫助每個趁早星人有辦法有能力過好,提供服務和價值。什么是好?達成目標、擴大體驗。
人生中的一切美好,都由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組成
“人生風險管理”的理論在我們公司的文件夾里封藏了三年,這些東西就是“理清思路,做出選擇”的依據。我通過對兩年多200多個讀書會和跑團幾千次活動的觀察,發現比理清思路和作出選擇更難的,是把選擇了的事做完。
讓我們最終沒有去到那里的,并不是最緊急的事,而是那些重要不緊急的事。而你的人生質量,你的智識,你的外表,你的人際,你的收入增加,你的體驗擴展,總之,幾乎你人生中的一切美好,都是由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組成的。
而這些剛好是我們做不完的,這才是問題所在。所以你明明知道自己應該選擇它們,你選擇了,然而你做不完,所以你焦慮。這可能是我們大家坐在這兒,來到趁早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你最應該焦慮的不是完不成任務,你最焦慮的是,擔心錯過本該屬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而趁早是什么?趁早其實是個狀語,趁早后面應該是趁早美好,但是如果我們只喊口號,不把它執行的話,趁早和美好之間就隔著千山萬水,不能到達。
Everything Can Be Done.
如果說之前的趁早都是口號,都是道,都是價值觀的話,接下來的趁早應該是術,應該是方法論,應該把那些我們搞不定的東西掰開揉碎給大家。我們不但要篩選和提供榜樣與課程,還要用最有效的方法幫大家做完。趁早大學就是這些榜樣和課程,趁早APP就是用來幫助大家做完。
都說人性就是懶和讒的,說趁早在做的都是反人性的事情。但是如果咱們觀察趁早的MOOC百日作戰打卡群和兩輪山洞計劃,你會驚奇的發現,咱們趁早星人總是能取得大面積的成功。完成率非常驚人。其實在MOOC打卡團和“山洞計劃”里面都有趁早的工作人員在觀察大家。打卡結束以后,我們發現,當我們滿足以上五個元素的時候,通常都能夠把事情做完,填補從趁早到美好之間的距離。
那這五個元素是什么呢?
1、要有時間維度的目標
2、要有榜樣、喚醒和鼓勵
3、要有被拆分的方法
4、小伙伴組團
5、有獎金或其他獎勵
所以既然已經能夠總結了以上的規律,讓成功在自己身上可復制,可持續,可升級。
沒有歲月可回頭
作為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差不多連續17年蟬聯全球的首富,但大家可能很少知道,作為微軟的創始人,微軟只占他個人財富的八分之一都不到。他背后的一些財富都是來自于他25年跟巴菲特學習的成果。這25年,巴菲特教會了他三件事情,很簡單的三件事情,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關注長期價值,珍惜時間。
所有學習、成長都是反人性的。
歲月不饒人,我們也不要饒了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