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進入中旬,新的入園季馬上就要到了,媒體們又要蠢蠢欲動,扛著相機去捕捉幼兒園門口墻縫里,欄桿邊和綠化帶里藏著的忐忑的家長了。
入園一重苦,上課二重苦。聽到很多過來人抱怨,剛進去挺好的啊,不哭不鬧能吃能睡,過了幾天就跟殺豬似的鬧著不去了。
作為一個去年大寶入園,今年大寶轉園,明年二寶入園的老革命,我去年稍微有點焦慮,今年完全不焦慮,明年有信心也能完全不焦慮。
如何做到?入園前的準備和入園后支持。
01 充分的入園準備
首先,入園的注意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讓孩子了解幼兒園,熟悉幼兒園。
和父母分離,獨自面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很大程度來自未知。大人也會,比如去游樂場玩刺激項目,黑屋子聲光效果一來,毛骨悚然,而玩過一次再來,就會安心得多。
孩子更是如此,毫無心理準備,突然把他們扔進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家長擺擺手就走了,哪可能不嚎啕大哭,毛骨悚然?
因此,可以:
1.給孩子讀幼兒園相關的繪本,不用多,讓孩子了解幼兒園生活就可以了。
2.向孩子描繪幼兒園的場地,活動和生活。
3.有條件提前參觀幼兒園,認識老師。沒條件就帶孩子去幼兒園門口逛逛,按照上學放學路線走一走,看看大孩子入園和放學時的狀態。
4.幼兒園活動的圖片和視頻資料。
或者你能和幼兒園能想到的別的方式,要讓讓孩子心里有底。
其次,幼兒園對孩子的作息和自理能力有要求,在家有意識練習可以提高孩子入園時的自信和適應能力。
因此,可以:
5.調整生物鐘,和學校作息配合。
6.讓孩子嘗試自己吃飯,穿脫衣服,如廁。
7.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需要,練習具體語句:想小便,想睡覺,沒吃飽。
最后,就是逃不開的分離焦慮了。
這個放在最后,不是不重要,而是安全感建立是長期的過程,臨時抱佛腳來不及了,但也可以有準備。
8.堅定告訴孩子放學后媽媽就來接,說出來并且一定做到。
9.用積極的語言描述幼兒園生活和老師,而不要用作威脅手段。
10.有條件入園初期陪伴,逐漸過渡。沒條件和孩子分離時果斷溫和說再見,不要流連。
02 入園后的支持
一旦過了最初的適應期,孩子新鮮勁兒過了,也可能會鬧著不去幼兒園,這時他拒絕的原因已經不是分離焦慮了,而是趨利避害后的理性決策。在家不會有嚴格的作息要求,玩得更加隨意和自由,也不會有一些規則限制,在人際關系處理上也會簡單容易很多。
怎么辦?根據我們家經驗,這時最有效的解藥是同伴。
因此,可以:
11.同班同學姓名接龍,你說一個名字,孩子說一個,讓孩子快速記住同伴的名字。
12.場景表演,拿幾個小人偶,模擬幼兒園的活動場景。
13.玩具分享日,利用幼兒園的玩具分享日,準備孩子認為有趣的玩具或玩法,幫助快速建立伙伴關系。
14.有條件課后和同學一同游玩。
然后,家長自己得堅持送園。
不送園的理由有很多,幼兒園課程就是玩玩玩,去不去影響不大,孩子實在不想去就由他好了;孩子身體抵抗力差,幼兒園又是細菌病毒的名利場,容易頭疼腦熱的孩子自然經常請假了;孩子實在不愿意和家長分開,哭得太讓人心疼,哼,就不去!
但堅持送園的理由也有很多,別的不說,堅持本身就是一種美。
因此,可以:
15.勤洗手勤鍛煉。
16.鞏固正常作息,保證孩子的睡眠質量。
17.每天和孩子交流,了解幼兒園動態,發現他拒入園的原因,站在孩子那邊,支持他。
18.家人一致,溫柔而堅定,解釋原因,并明確告訴孩子,一定要堅持去幼兒園。
當然,幼兒園的場地,師資和活動也是很重要的,但既然擇園時已經流過汗,現在就要抓住自己能改變的。畢竟,無論幼兒園怎么樣,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