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之前,我想問,你還記得你的青春嗎?
昨天又一次成功失眠,閑來無事,看了一部電影,本以為是一部簡單的喜劇片,但看完后卻讓我久久不能平靜,至于原因,也就是在開始我問的問題,你還記得你的青春嗎?
當今社會節奏很快,很多同學在還沒畢業的時候就開始找工作,希望多積累一些工作經驗,畢業后能為自己順利就業增加籌碼。
我有一個同學,畢業之后就開始讀法律,經過幾年的努力考上了律師證,但是最終他沒有從事律師執業,而是選擇了去銀行工作,時隔多年,現在我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聽朋友說,他現在混的不錯,也結婚了,生活也還穩定,至少比起我們這一幫同學,好太多。
我還有一個哥們,他一直喜歡金融行業,畢業后就一直在銀行工作,一做就是4年,后來我去了杭州,他后也過來了,在杭州這段時間還是選擇金融行業,一年后他回到老家,又找了一家銀行,一直到現在。
其實無外乎幾種情況,一種是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所作的一切都會圍繞著這件事去努力。
還有一種希望繼續多學幾種技能,在這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目標,就算最終,多一技旁身,始終是好的。
但還有一種,畢業后反而不知道做什么,又不安于現狀,沒有人生目標,這種類型,我相信是大多數吧,其中就有我一個。
和電影里的女主一樣,家人朋友,都在為自己的目標在行動,連自己最好的朋友都找到了事情做,最后開始慢慢的疏遠自己,此刻的心情又是怎樣的一種難以言語,于是總想做一些事情,得到身邊的人關注,穿著一些浮夸的服裝,弄一些奇葩的造型,做一些出格愚蠢的事情,最后弄得不可收拾,最后終于失去了他們,自己卻一點好處沒撈著。
叛逆,彷徨,恐懼,這是青春的全部,和女主一樣,很多人開啟自我保護模式,冷漠,感覺身邊的人都是傻逼,不愿意交流,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周邊所有的事都是和幽靈一樣。
一輩子很長,我們又何嘗不是一直在探索,唯一的不同是有人選擇了消極的方式對待,有人卻正視自己,開始行動,結果自然也會不同,很簡單的道理。
其中一個情節,是我特別深刻的,一個老人坐在一個早已停運的公交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女主經常經過這都會看見,只覺得這老頭是個神經病,還去調侃了一下,老人說: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
有一天,女主又經過這,老人終于等到了這輛早已停運的公交車,最后獨自離開,我想,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堅持,才能如此日復一日的等待。
青春就是如此的可笑,卻又值得紀念,因為我相信,最終,我們都會等到這輛屬于我們的公交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