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讀書筆記之一

最近花時間學習了《正面管教》,摘其要點記錄并分享一下。

一、正面的方法:

當家長和老師太嚴格和控制過多時,孩子們培養(yǎng)不出責任感;當父母和老師對孩子太驕縱時,孩子也培養(yǎng)不出責任感。

停止懲罰并不意味著允許孩子為所欲為。

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所必需的“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 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 對自己在重要關(guān)系中的價值的感知力——“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確實需要我。”

3.對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響的感知力 ——“我能夠影響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內(nèi)省能力強:有能力理解個人的情緒,并能利用這種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很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善于與他人合作,并在溝通、協(xié)作、協(xié)商、分享、共情和傾聽的基礎(chǔ)上建立友誼。

6.整體把握能力強:以有責任感、適應(yīng)力、靈活性和正直的態(tài)度來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限制以及行為后果。

7.判斷能力強:運用智慧,根據(jù)適宜的價值觀來評估局面。

如果允許孩子在為家庭生活做有意義的事情時與父母并肩做事、邊干邊學,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培養(yǎng)出這些感知力和技能來。

在相互尊重和共同承擔責任的基礎(chǔ)上建立起來的合作,遠比專橫的控制更為有效。

大人與孩子互動的“正面管教”方式:我們一起來制定對雙方有利的規(guī)則,我們還要共同決定在遇到問題時對大家都有益的解決方案。當我必需獨自決斷時,我會堅定而和善,維護你的尊嚴,給予你尊重。

懲罰的長期效果是孩子往往采用以下四個“R”中的一種或全部來“回敬”我們:

(1)憤恨(Resentment):“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報復(fù)(Revenge):“這回他們贏了,但我會扳回來的!”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對著干,以證明我不是必須按他們的要求去做。”

(4)退縮(Retreat):偷偷摸摸(“我下次絕不讓他抓到。”);自卑(“我是個壞孩子”)

管教不等于懲罰,也絕對不能相信懲罰是有助達到管教目的的一種方法。

管教(discipline)一詞來源于拉丁文discipulush或者disciplini,意思是“真理和原則的追隨者”,或“受尊敬的領(lǐng)導人”。

孩子們和學生要成為真理和原則的追隨者,他們的動力必須來自于內(nèi)心的自我控制,也就是說,他們必須學會自律。而不論是懲罰還是獎賞,都是來自于外在的控制!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與合作為基礎(chǔ),把和善與堅定融合為一體,并以此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chǔ)上,培養(yǎng)孩子的各項生活能力。


有效管教的四個標準:

(1) 是否和善與堅定幵行?(對孩子尊重和鼓勵)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堅定”的重要性,則在于尊重我們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

太多的父母認為在生氣時就要解決問題。其實,這是最不適合解決的時候。在處理一個問題之前,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直到能夠用理性大腦來思考時再解決問題才有意義。這也是我們應(yīng)該教給孩子的一項重要技能。

如果孩子理解了設(shè)立限制的必要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責任,并在此基礎(chǔ)上參與限制的設(shè)立,他們就會更樂意遵從限制。

幫助孩子和家長學會有效溝通的一個好方法是定期開家庭會議,使全家人能有機會在每周一次的家庭會議上用頭腦風暴法來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從中選擇出對所有家庭成員都尊重的方法。關(guān)注于解決問題是讓兩位“相反的”家長互相靠攏、互相支持、共同幫助孩子的最好方法。

(2) 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心靈紐帶)

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是所有人的首要目標,孩子尤其如此。孩子的歸屬感和價值感是如此重要,以至于這是決定他們在學校的表現(xiàn)——不論是學習成績還是同學關(guān)系——的首要因素。

(3) 是否長期有效?(懲罰在短期有效,但有長期的負面效果)

(4) 是否能教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品格?(正面的自我概念、好學、責任感、禮貌、自律、誠實、合作、開放的思維、尊重自己和他人、熱愛生活、正直……)

今天先到這里,待續(xù)……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