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完單詞刷微信朋友圈,一天極具刺激性的消息赫然出現在眼前:
朋友圈里的讀書大牛
我自己也是個號稱喜歡讀書、時常買書、經常翻書的以讀書為樂的讀書人。可是仔細想想,這一年下來完整的讀過的書好像只有那么幾本。留下深刻記憶的更是少之又少。如果把這位朋友的讀書成績當做博士水平,我今年的讀書成績只能是小學生水平了。這也是我看到這條消息時被驚到的原因。
是時候該認真總結反思下自己的讀書方法及習慣了。
讀書是一項技術活,不是愛讀書就行,要講究方法。目前為止我的讀書方法和習慣至少有以下幾點是有問題的:
一,求快。一本書拿到手即是從頭到尾讀完了,卻時常不求甚解、草草了事。沒有復習沒有總結也缺乏思考,腦子里沒有留下多少記憶。讀了一本書過一段時間過后好像從來沒有讀過。這也是時常感覺自己慢慢碌碌在看書卻感覺自己無所獲的主要原因。
二,求多。時常同時看幾本書,總是看著鍋里的想著碗里的,導致在看一本書期間遇到不是很精彩的地方或者需要深度理解的內容時,會將眼前的書放下看另外的書,導致后來很多書都在看了一部分之后就再也沒有了后來。
三,求新。生活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總是感覺有接收不完的資訊,總是有各行各業的知識大牛和業界精英提到他們讀過或他們寫的好書。隔三差五你總是有值得你認真讀一讀的好書進入你的關注圈,所以長久以來要讀的書單越來越長而自己已讀的數目越來越感覺很少。
《道德經》里有句話叫做:少則得,多則惑。
分析自己低效率讀書的原因,歸根結底一個字:雜。因為心存雜念,所以一直求快。因為求快,所以經常多任務工作。
所以從今天開始,從糾正自己的錯誤讀書方式和習慣開始,做一個高效率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