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運用了前一章結尾時所提到的前四個規則,你就完成了分析閱讀的第一個階段。
這四個規則在告訴你一本書的內容是關于什么,要如何將架構列成綱要。
第四個規則:找出共通的詞義
再用分析閱讀閱讀一本書是,找到共同的詞義,卻是第一個步驟(第四個規則)。除非讀者與作者能找到溝通的,否則想要把知識從一方傳遞到另一方是不可能的,因為詞義(term),是可溝通的知識的基本要素。
第一節、單字Vs詞義
詞義和單字(word)不同——如果,詞義和單字完全相同,你只需要找出書中重要的單字,就能和讀者的達成共識了。
詞義,可以定義為沒有模糊地帶的字,因為嚴格來說,沒有單字是沒有模糊地帶的,或者說當一個單字使用的沒有模糊地帶的時候,就是一個詞義了。詞義只有在溝通的過程中才會出現,也是作者與讀者共通的,所以我們交達成共識看作是一種使用文字的技巧,以達到溝通知識的目的。
第五個規則:找出關鍵字,與作者達成共識
要注意到這個規則分為兩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找到重要的單字,那些舉足輕重的單字,第二個部分是確認這些單字在使用時最精確的意義。這個規則需要你采取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處理語言的問題,第二個步驟是超越語言,處理語言背后的思想涵義。
因為語言并不是完美的傳遞知識的媒介,因此在溝通時會形成障礙的作用。追求具備詮釋能力的閱讀,規則就是在克服這些障礙。每一種具備詮釋能力的閱讀都包含兩個步驟,我可以說這些規則是具有文法和邏輯面向的,文法面向是處理單字的,邏輯面向是處理這些單字的意義,或者說深一點,是處理詞義的。
語言和思想的問題——單字和詞義的差異——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節、找出關鍵字
怎么樣才能找到共同詞義呢?在一本書中要怎么樣才能找到那些重要的字,或所謂的關鍵字來?
有一件事可以確定,并不是作者所使用的每個字都是非常重要的,近一步說作者使用的大多數字都不重要。只有當他用特殊的方式來用一些字的時候,那些字對他來說,對這位讀者的我們來說才是重要的。
因此從一個讀者的角度來看,最重要的字就是那些讓你頭痛的字。
第三節,找出字義
找出關鍵字只是開始的工作,假如你已經把有問題的字圈了出來,接下來該怎么辦呢?
首先要判斷這個字是有一個,還是有多重意義,如果有多重義要看這些意義之間的關系如何。最后要注意這些字在某些地方出現是,使用的是其中哪一個意義,聯系上下文看是否有任何線索,可以讓你明白變化意義的理由。最后一步是讓你跟著這次字義的變化,也就是跟作者在使用這些字眼一樣的變化自如。
另外復雜情況
1.首先,一個可以有許多不同意義的字,在使用的時候,可以使用其中的一個意義,也可以把多重意義合起來用。
把“閱讀”當例子,有三種不同意思閱讀分別是“閱讀任何一種書籍”Xa、“指導心閱讀”Xb、“啟發心閱讀”Xc,那么第一個地方所指的閱讀是Xabc,第二個地方是Xbc,第三個地方是Xc。
2.其次,還有同義字的問題
假設X和Y是不同的兩個字,譬如說“啟發”和“領悟”,那么Xa和Ya雖然字面不同,表達同一個意思。
3.然后,也是最后一點,就是片語(phrase)的問題。如果一個片語是一個獨立單位,也就說它是完整,可以當做一個句子主語(subjiect),或謂語(predicate),那就可以把它當做一個單一字來看。這個片語就像單一的字一樣可以來形容某一些事。
因此一個詞義可以只用一個字,也可以用一個片語的表達。所有單字與詞義之間的關系都成立于片語與詞義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