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我生活的圈子不夠高級,我總覺得小姨是我所能接觸到的人當中最讓我羨慕的人了。在長輩眼中,小姨是優雅時髦、工作體面會賺錢的人,在應酬和交際上,酒量好但又把持得很好,從不會過度,說起話來大方又得體,在我們那個小縣城已經算是很成功的人了。但讓我羨慕的并不是這些。
小姨不是親小姨。不像爸媽,給我的是最樸實的關愛、理解和自由,包容我的任性妄為;卻是一種特殊的存在,時不時的提點我,在我面臨選擇的時候給我建議和鼓勵。
小姨自己是經歷過生死經歷過大浪的人。
小外公――也就是小姨的父親――去世是讓所有人都相當意外的,那個時候我剛上大學,高考填報志愿還是小外公請了他一個校長朋友幫我做的參考,才選擇了我的母校。小外公在我們那個小縣城還算有點關系,爸媽總是有私心,小外公對我這么上心,等畢業了也一定會幫我解決工作的事。沒想到我大二那年,小外公意外去世,聽到他去世的消息,躲在廁所里哭到半夜,難過的是沒了一位肯指導我教會我一些東西的長輩,而且發生得太突然。我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小姨了,那是她的父親,是同她分享驕傲分擔挫折的父親。那個時候我并沒有想過她是怎么過來的。
我沒有趕回去參加葬禮,但聽媽媽說,小外公家里還好有小姨撐著,小外婆已經完全沒了主意,小舅舅也是,小姨是長姐,在葬禮上的致辭體面又感人。我不知小外公的去世對小姨打擊多大,也沒有人真正了解過,以為她還能像以往一樣以女強人作風行事便是沒有什么事了。
直到兩年后,她自己得了癌癥,整個人好似一張撐了太久的弓,突然失去了韌性,垮了下來。好在去年已經基本復原了,但在這期間的治療和恢復期,必定是經受了一番苦難。前不久,她才終于肯向我吐露,父親去世后的兩年,她根本緩不過來,只是讓整個人處于極度緊繃狀態下,直到自己患癌癥,她才意識到這也許是父親對她的警示,好叫她早些放下。
于是,在大病初愈身體還沒完全恢復的時候她去了一趟西藏。我以前不懂為什么西藏被那么多人看做神圣之地,聽她說了之后我也對西藏有了向往,好像那里才是救了她性命的地方,不,我想那是撥開她思想迷霧的地方。這世上總有一些人,跟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地方過著不一樣的生活,那些有信仰的人,他們做什么吃什么過怎么樣的生活根本就不重要,好像他們的內心就沒有那么多的負累,而我們呢,總是為生活奔波,為利益算計。這幾年旅行很熱,有人借旅行追尋人生的意義,有人反對用旅行來逃避現實。其實旅行不是沒有意思也不是很有意思,只是到底多有意思這對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
從那以后,我會經常看到她曬出的照片來自祖國各個地方,我想她是找到她熱愛的事了吧。健身,旅游,追求生活品質,把日子過得有質量且讓人羨艷。
哦,對了,她當然有家庭,有小孩了,小孩上初中了(只不過看起來她比實際年齡要年輕許多)。但家庭并不會成為妨礙她自得其樂的理由,只會是在她追求自我的道路上給予她更多支持的源頭。
她對我說,我活了40年,一直在為別人活,為別人的眼光而活,從這以后,我想做我自己想做的事。也許有些人的目標是存錢,看著銀行卡上的數字增加就會興奮,但有些人就是致力于要把錢花得有水平有質量,真正地轉化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轉變成存折上的那幾個零。
一個禮拜前,我開始在公開平臺上寫文章,雖然在此之前保持手寫日記文章已有五年之久,也從來沒想過要把寫作當成事業。是她鼓勵我可以去嘗試更多可能性,既然有喜歡的事為什么不去試一試。我一直以為光靠熱愛是做不成事的,而且我怕我的熱愛被人恥笑,更怕我視如珍寶之物于他人卻視如鄙夷。她卻告訴我,不要怕失敗,不要怕做這件事太孤寂,去做了再說。所以我會堅持,哪怕做這件事沒人懂,寫的東西沒人看,因為唯有投入,才不負一片熱愛。
最近小姨已經在籌備她的客棧了,這就是我前面說的她想做的事情。我不太確定進展如何,但我相信她的專注和投入可以做成任何事情,有些人的成功是注定的,因為就連上天都不好意思辜負她。
她深刻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能義無反顧地投入去做,我想這才是我――相信也是你我大部分人――想要活成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