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正坐地鐵前往昌平區,和另外三位小伙伴到利民學校,準備給五年級的小學生上課。與其說是上課,不如說是帶他們玩耍吧!這個志愿活動,給了我一個當孩子王的機會。
昨天,真愛夢想基金會的謝芳老師和朱慧老師來到了我們學校給我們進行了六個小時的培訓。真愛夢想基金會原來是一群金融管理層創設的公益組織,它的初心是給孩子們一個自信從容有尊嚴的未來,到現在已經成為財務透明度極高的公益基金。需要幫助的孩子,多數是城市邊緣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學生、貧困山區的留守兒童。給孩子們素質教育,讓他們在團隊學習中充分鍛煉自己。
于是我們就這樣霸占了利民小學老師的課堂……在近70分鐘的課堂里,我們是這樣安排的。
1.自我介紹環節
2.約定規則環節
3.分小組定班規
4.玩游戲“你演我猜”
5.活動總結
自我介紹的時候,我跟小朋友們說我是廣東來的,現場就用粵語再介紹了一次,李“立還懂日語,就教小朋友們用日語說“早安、午安、晚安”,以至于冰清、洪越介紹的時候都被要求說外國語。這個時候感覺小朋友們是很和諧的。
我們約定的規則是拍手掌,口令是我們拍“一二,一二三”,他們拍“一二三四,一二”,拍完后馬上安靜下來。這個時候小朋友們蠻興奮的。到了分小組環節,我們按照位置給小孩子們分組,場面就開始混亂了。在6人小組中唯一的女生、男生都不樂意,小女生提出要和要好的朋友在一組,7人組中的6個人都排斥另外一個人……小孩們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道理,我們現場就只好臨時調整。
玩游戲的時候,我們讓小孩每人寫關于情緒的詞,然后由我們隨機抽選同學上臺表演情緒,每次表演一個,臺下的同學猜。這也是整個活動里面最有趣的部分。孩子們根據分成的7個組,每個組的同學猜中了進行累計,每猜中三次加一分,其余情況不加分。有的人愿意上臺表演,有的人不愿意,我們這一次采用了“抽取編號”、“放音樂傳氣球”乃至直接點人的辦法把孩子們叫上來表演。
而在大家猜測的時候,問題來了,我們嘗試讓大家”先舉手的被點到再答”,或者是“馬上搶答”,或者是“先站起來的被點到再答”,或者是“站起來的馬上答”,嘗試過才知道,讓大家馬上答簡直就是災難,現場一片混亂,只有被點到才好。整個過程中,李立是主導者,她能夠馬上hold住要爆發的小學生。46個孩子里面有7個上臺表演了“開心”、“不開心”、“委屈”、“勇敢”等情緒,大家其實還是特別快樂的。然而到了積分計算的環節,大家就不樂意了,看到了輸贏,看到了差距,小孩的得失心都蠻重的,情緒反映在臉上,癟嘴的、趴桌子上的、低頭的。
我們邀請了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上臺發表感受。小男孩說:“輸贏不是最重要的,玩得開心就好,還 會有下一次的。”小女孩說:“大家的合作意識是最關鍵的。”我在一旁看著大家真誠的樣子,還蠻感動的。李立做了整個活動的總結,這一次課也就結束了。已經到了放學時間,一個小男生嘴里嘀咕著“天大地大放學最大”,兼著收拾書包,好不愜意。
回去的路上,我們按來的時候,先坐2站428公交到了天通苑北地鐵站,乘坐5號線轉15號線一共10站到達清華東路西口。路上,我和李立聊起我們的小學和利民小學。利民小學在天通苑北,周邊的小商店蠻多的,但是學校處在的位置較偏僻。學校面積很小,三四個小平房就是不同年級的教室了,初中小學都有,中央是水泥塊鋪裝的操場,凹凸不平,好像還有升旗的地方,幾乎沒有植被。進去教室以后,我才發現教學條件的簡陋,一扇門,左右是窗戶,前后墻兩塊黑板,講臺不過是水泥臺子加高了,46張木桌椅,加上一個小桌,別的沒有了。
如果不是真的來過這里,我不會相信北京會有這樣的小學。起碼我上小學那會兒,還有圖書角的小書架和書,還有雜物間,學校還有平整的操場,還有后山。李立說,像利民學校這樣子的學校其實不多,在這里上小學的多半是沒有北京戶口的小孩,也就是個孩子寄托的地方,他們長大了,初高中要念的話還是得回老家。我隱隱約約地覺得,我今天來,是來對了。我看到了差距,我所擁有的和他們擁有的環境多么不一樣;我也看到了一致,他們和當時的我想玩、想學的心一樣的瘋;我還看到了我可以做的,好好上好著一個學期的課,讓他們在玩游戲中學習,在團隊中成長,意義也就達到了。
復盤總結
環節 估計時長
72min 出現的問題
1.自我介紹環節 10min 1. 沒有固定的格式,簡單介紹名字和家鄉
- 李立的部分過長
- 有的孩子并不感興趣
2.約定規則環節 15min 1. 約定指令“一二,一二三,一二三四,一二”讓孩子熟悉起來教麻煩 - 前期沒有提出懲罰孩子并不聽,后期提出懲罰以后孩子才遵守
3.分小組定班規 11min 1. 一開始的分組出現孩子不滿意的情況,既不愿意按照原定的一列一組,也不想要按前后排分組,爭執中調整
4.玩游戲“你演我猜 30min 1. 選出上來表演的同學規則未明確,按序號、放音樂傳遞氣球、直接點,出現混亂和意見分歧 - 搶答情緒的時候出現混亂,孩子們非常積極回答,回答的先后順序的決定規則出現問題
5.活動總結 6min 1. 一個小女孩和一個小男孩上臺講述,男孩講述的時候遭到同學的嘲笑 - 孩子們因為積分規則(每三加二,每二加一,每輪之間獨立積分不累計)、比分高低而悶悶不樂,把不高興掛在臉上
【事件】在利民學校的第一課進行不順利,遲到,實際上課時間為72min,超出一堂課的40min。
【回顧目標】想要在第一課上達到三個目標:①和學生熟悉,②建立規則及安靜的口令,③劃分團隊并進行團隊建設。
【評估結果】①三個目標基本達到;②遲到并且超時給校方帶來麻煩;③沒有記錄活動細節;
【分析原因】①事前沒有主導者組織討論并進行分工及更多的準備;②出發集合有遲到現象,去往學校的公交坐反了,路線沒有規劃好,乘車沒有注意方向;③自我介紹環節、現場維持紀律花費過多時間。
【總結經驗】①提前兩天商討并確定活動的具體流程分工,現場教授的內容,電子化,確保每個人清楚直到;②查明多條路線并繪制簡單的地圖,確保每個人在獨自前往的時候可以注意方向問題,杜絕遲到(14:20以前到達學校,要求12:50出發,12:45集合);③安排某人把控時間,按照約定的流程走,超出時間需進行提醒。
如果再來一次第一課,我會這樣安排:
表1 人員分工
人員 角色 職責
A 主持、紀律維護 清楚40min課堂流程,主持引導整堂課,出現吵鬧的時候主導拍手掌口令得發布
B 時間提醒、拍照 清楚40min課堂流程,拍照記錄,每一部分提醒時間,確保課程順利進行
C 記錄、協助AB(只有A、B時由A完成) 清楚40min課堂流程,幫助維持紀律及課堂流程進行,記錄具體活動的時間分配、出現的問題,在黑板上計分、寫板書
*D 記錄、協助ABC 清楚40min課堂流程,職責與C相同
表2 環節安排
環節 約定時長
40min 具體安排
1.自我介紹環節 5min以內 1min寒暄并簡要介紹一堂課的安排
1min*x每個人自我介紹“名字-家鄉-三個標簽”并由C板書
2.約定規則環節 5min C板書“一二,一二三,一二三四,一二”,A主要講授規則并嘗試帶領,B、C隨后配合練習
3.分小組定班規 5min 1min由于教室太小不可挪動桌椅或大規模調換位置,故按座位進行劃分,分布圖簡要畫在黑板
2min定組長并讓每組寫班規
3min宣讀、討論并且把班規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大聲念出加深記憶,陳明違反的懲罰
4.玩游戲“你演我猜 15min 1min說明規則“每人寫出情緒的3個詞,抽取一人上臺表演,其余同學猜測,按小組累計次數,每一輪中每3次計2分,每2次計1分,其余情況不計分”
2min讓小孩寫紙條交給組長由組長上交到C手中
12min按“抽學號”的方式先后抽取4名同學上臺表演,每人3個情緒詞匯,搶答時采取“先舉手先答,被允許后才答”的規則。
5.活動總結 5min 1minA復盤整個流程,點評同學表現,表揚、鼓勵同學,照顧到孩子們的情緒
3min鼓勵小孩自主舉手并上前表達整個過程中的感受,C記錄下來
1minABC一起致謝并預告下次課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