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在參加完一次讀書分享會后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書了。原因大概有三點:第一,一本工具書居然能有這么深遠的影響。第二,閱讀真的有這么高深的規則和方法么?我需要一個答案。第三,它大概對我會有幫助的吧,因為本人總是羨慕那些讀書老快的人了。
啟程,因為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仔細看完了前兩章,頁數不多,卻感覺豁然開朗,讓我可以很期待接下來對本書的閱讀旅程。
這本書是為了那些想把讀書的主要目的當作是增進理解能力的人而寫。
我們為了理解一件事并不需要知道和這件事相關的所有事情,太多的資訊就如同太少的資訊一樣,都是對理解力的阻礙。換句話說,現代的媒體正以壓倒性的泛濫阻礙了我們的理解力。
以上是很有趣的觀點,太多包裝過的資訊效率高得讓我們無需面對困難或努力,無需思考和整理,一切拿來主義,只要你記憶力夠強。
閱讀需要主動的活力,完全被動,閱讀不了。一個讀者比另一個讀者主動一些,那么他在閱讀世界里的探索能力就更強一些,收獲更多一些,也就更高明一些。讀者對他自己以及面前的書籍要求的越多,獲得的就越多。
書中用棒球運動的投手和捕手完美闡釋了閱讀活動。球可以看作一本書,投手可以看作是一位寫作者,而捕手便是讀者。當然會存在小部分暴力投手,完全不顧捕手的情況亂投一氣不知如何控球。而大部分情況下,好的投手會知道自己要投怎樣的球并精確投出,而捕手,即讀者的藝術就在于能接住任何球的技巧,即作者想表達的訊息。只有雙方密切合作才會成功。
在兩種不同目的的閱讀中,本書更注重為求得理解而閱讀的目標,而非獲得資訊為目標的閱讀。
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閱讀者應盡量做到自我發現,必須思考,運用觀察力想象力等在沒有任何外力(導讀書,他人指導)的情況下,玩味書中的字句慢慢提升自己,直至真正理解,破繭而出。
傾聽是從一位出現在你面前的老師學習;閱讀卻是跟一位缺席的老師學習。
如果你問一個活生生的老師一個問題,他會回答你省下思考的時間。而你要是問一本書一個問題,回答這個問題的人只能是你自己不是么?
開啟之后的學習之旅前,總攬一下四個不同的閱讀層次:
基礎閱讀(elementary reading),大體就是小學時完成的任務,認字。對于現在的我們而言,大約需要讀一本他國語言的原版書時用得上。在這個層次中解決的是:這個句子在說什么。
檢視閱讀(inspectional reading),簡單來說就是速讀,系統化略讀,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好也最完整的閱讀。其解決的問題是:這本書在談什么。
分析閱讀(analytical reading),復雜而系統化的閱讀從這個層次開始,即全盤閱讀,或者說優質閱讀。在無限的時間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閱讀。對書咀嚼和消化。
主題閱讀(syntopical reading),最高層次的閱讀,也稱為比較閱讀(comparison reading)。讀者在做主題閱讀時,會讀很多書而不是一本書,架構出可能在其中哪一本書都沒做過的主題分析。貌似BA應該做到這個程度才是到位。
即將進入分析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