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人生的幸與不幸在他的一生縱橫交織。他十五歲喪父,自幼研習(xí)經(jīng)史兵書,生性豪爽,灑脫不拘,溢于文辭。在他遇見蘇軾的那一刻起,他人生的第一個幸運便悄然而至。
蘇軾自密州移往徐州抗洪,秦觀前往拜謁,文人之間交流溝通必免不了吟詩作賦,秦觀作了一首首《別子瞻學(xué)士》,“我獨不愿萬戶侯,唯愿一識蘇徐州”,言談舉止雍容大度,把對蘇軾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表達(dá)得淋漓盡致。從此,他的政治命運便和蘇軾緊緊的聯(lián)系在一起。
次年,他應(yīng)蘇軾之情寫了一篇《黃樓賦》,蘇軾贊他有屈宋之才,遂作書向王安石引薦。在蘇軾的勸說下,秦觀開始發(fā)奮讀書,經(jīng)濟準(zhǔn)備科舉考試,可是命運不濟,兩次名落孫山。在蘇軾和王安石的一再勸勉下,終于第三次考中進(jìn)士,由此進(jìn)入官場。先后任職主簿和太學(xué)博士。這段日子大概是秦觀這一生中最舒坦的日子。
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dāng)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 ? ? ? ? ? ? ? ? ? ? ? ? ? ? ? ? ? ? ——《滿庭芳》
秦觀在紹興的時候,由當(dāng)?shù)靥亟哟≡谂钊R閣。一日在席間看中一歌姬,于是賦《滿庭芳》。“山抹微云”、“天連衰草”,既寫出離別時景物形態(tài),又道出了“剪不斷理還亂”的離別惆悵心情。征棹終將載人遠(yuǎn)離,解下香囊,贈與羅帶,銷魂不舍,如在眼前。恐怕今后只能在青樓留下薄幸之名了。遙想今后相見,不知何期。行舟漸遠(yuǎn),高城已漸漸模糊了視線,不知心上人又在哪一盞燈下了。多情傷別,纏綿悱惻。
玉漏迢迢盡,銀潢淡淡橫。
夢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鄰雞催起怕天明。
臂上妝猶在,襟間淚尚盈。
水邊燈火漸人行,天外一鉤殘月帶三星。
? ? ? ? ? ? ? ? ? ? ? ? ? ? ? ? ———《南歌子》
這是一首贈妓詞。歌妓是封建社會官府所蓄養(yǎng)的歌妓舞女,以供官僚士大夫們娛樂消遣,冶游狎妓是一種法律所允許的行為,這首詞大概就是他狎妓之后所作。宿酒未醒,雞鳴催起,春宵苦短怕天明,依依不舍。“一鉤殘月帶三星”既是對凌晨凄清景象,也是暗指“心”字,此作贈予陶心兒,具有不同尋常的紀(jì)念意義。
秦觀留傳下來的有兩百多首詞,約四分之一為愛情詩,而絕大多數(shù)是為青樓歌妓所作,錢鐘書評價他的詩詞是“公然走私的愛情”。對于發(fā)妻徐文美,卻是閉口不提,也許在他心中,對她仍有一份愧疚之心。
玉樓深鎖薄情種。清夜悠悠誰共。羞見枕衾鴛鳳。悶即和衣?lián)怼?br>
無端畫角嚴(yán)城動。驚破一番新夢。窗外月華霜重。聽徹梅花弄。
? ? ? ? ? ? ? ? ? ? ? ? ? ? ? ? ——《桃源憶故人》
這里的故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夫婿。這首詞以一個思婦的口吻訴說了獨處閨中的寂寞情懷。女子被薄情郎深鎖于玉樓之中,與外隔絕,長夜漫漫,孤枕難眠,卻又偏偏看見成雙成偶的枕衾鴛鳳而倍感孤寂,只覺得悶上心頭,和衣而眠。被城門傳來的號角聲吵醒,只見窗外月光灑下清輝,地上鋪著濃厚的霜,何等凄涼。而他的夫婿,是流連于煙花巷柳還是相隔天涯不得而知。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 ? ? ? ? ? ? ? ? ? ? ? ? ? ? ? ? ——《鵲橋仙》
而那首后世情人不斷吟唱的《鵲橋仙》,表面是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描寫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其實是與侍女邊朝華分別是贈予她的詞作。在秦觀的另一首詩中,也采用了同樣的手法。
天風(fēng)吹月入欄桿,烏鵲無聲子夜閑。
織女明星來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間。
他把朝華比作織女,而牛郎自然是指他自己了。他離開時不方便帶上朝華,可是朝華對他情深意重,天涯相隨。面對朝華的梨花帶雨,他便安慰她“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若是兩情長久,即使天各一方相隔千里,也不會使愛戀減少半分。可朝華生在情局之中,竟傻傻地相信了。也許,當(dāng)時的秦觀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他拿來搪塞朝華的言語會流傳千古,為無數(shù)的癡男怨女信奉為真理。
蘇軾被賈易誣告請求外任,秦觀也被詆毀而罷去正字。蘇軾自揚州召還,任職翰林侍讀學(xué)士、禮部尚書,秦觀遷國史院編修,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同時供職史館,人稱“蘇門四學(xué)士”。京城任職的數(shù)年,他與蘇軾亦師亦友,在他和王安石的指導(dǎo)下,秦觀的詩詞造詣也更上一層樓。
哲宗親政,新黨得勢,貶斥元祐舊臣,蘇軾一貶再貶,由廣東一直遠(yuǎn)放到海南,秦觀歷時七年的貶謫生涯也由此開始。
遙夜沉沉如水,風(fēng)緊驛亭深閉。
夢破鼠窺燈,霜送曉寒侵被。
無寐,無寐,門外馬嘶人起。
? ? ? ? ? ? ? ? ? ? ? ? ? ? ? ? ? ———《如夢令》
這是秦觀在被貶途中所作。長夜平靜如水,寒風(fēng)陣陣,驛館孤寒,夢中驚醒,鼠窺燈油。外面的霜天送來的寒冷侵襲透進(jìn)被窩,驛館蕭條破敗,簡陋凄清,門外馬嘶,似是催促行人繼續(xù)踏上征途,一天的勞苦奔波又將開始。身遭貶謫,飄零異鄉(xiāng),觸景生情。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 ? ? ? ? ? ? ? ? ? ? ? ? ? ? ? ? ? ? ——《踏莎行》
這是秦觀貶居郴州后所作。因受黨爭牽連,從京城變?yōu)楹贾萃ㄅ校局幸毁H再貶至郴州,這對多愁善感的秦觀來說,好像跌進(jìn)痛苦的深淵無法自拔。驛站送來朋友寄的梅花,傳來親人問候的家書,這一切都堆砌成無數(shù)仇恨。郴江都耐不住郴州的寂寞而向瀟湘流去,遠(yuǎn)離故土之人又怎能忍受郴州的荒涼?
秦觀在遭受一系列的打擊后厭倦現(xiàn)實,萌生退意。在被貶途中離世。
黃庭堅認(rèn)為秦觀的詞專任自然,并未苦心經(jīng)營刻意構(gòu)想。其實,秦觀也并非不講究文辭的細(xì)致,只是不過分顯出人為的痕跡,而以清暢流麗之態(tài)示人。
當(dāng)年蕭何向劉邦推薦善于用兵的韓信做大將軍,后又設(shè)計騙韓信進(jìn)宮被呂后誅殺。? 幾百年后的宋朝,秦觀的仕途由蘇軾而起,也由于蘇軾的被貶而受牽連導(dǎo)致一再貶遷,可以說是成也蘇軾,敗也蘇軾。雖是如此,可是秦觀的一生也是值得的,盡管生命的最后幾年過得異常艱辛凄涼,可他畢竟曾經(jīng)輝煌過,他熱愛的文字將他鐫刻在歷史上,永恒地閃耀。
若是我們無法成為一顆恒星,也要努力地做一顆流星,在生命開始時便使盡全部的氣力,將那一瞬間的璀璨來回饋自己,也算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