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體育必有輸贏,怎么贏比怎么輸更加復雜,一場比賽如果它的意義超過了這場比賽本身,也就是它會對接下來的比賽產生影響的話,球隊會選擇戰略性放棄,也就是放水,保留實力,這是主動性的選擇“輸”,是為贏下一步打基礎,可是,這種情況并不是常態,也就是大多數時候,球隊都在努力爭勝,不管實力相差多少,四節比賽時間的球員的心態和斗志是不一樣的,如果你一開始就想著輸,那你基本就不戰而亡了,所以大多數弱隊面對強隊的時候,基本都是在第一節至第二節球員的爭勝心還是在的,如果越往后面打,越沒勁,那么這場比賽也就這樣了,我在想,如果比賽沉悶的話,球員的折磨要比觀眾的折磨大,因此,出于尊重,球員之間,觀眾之間,觀眾和球員之間的那條線——情緒調動的線會一直在的,倘若不在,那么這整場的比賽對大家而言就都是折磨,而不是享受了。純粹,會讓純粹的感覺更久一點,情緒的真,其實就是那么一時刻,就結束了也就夠了。
因此,賽后是否握手取決于你對這場比賽的期待和總結是怎么樣的,一般握手并不是交朋友或者化敵為友,也就是一種儀式——對于一場競技比賽,大家在比賽結束的那一時刻已經不是比賽時的角色和狀態了,大家成了同事,下班了互相問候一下,明天好相見。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