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
什么是痛苦的“夾心人”?
不安全的依戀會造成感覺的混淆,影響自我發展。還有另外一種造成我們感覺混淆的不健康的關系模式——關系的三角化。
普遍存在的三角化
我們自己或我們身邊,比較穩定的關系,常常都是三個人。這是一種常見的人際現象。
什么是三角關系?
當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出現問題的時候,其中一個人或者兩個人同時引入第三者,來減輕他們之間的情感張力,淡化矛盾,從而讓關系變得更穩定。
這是為什么呢?
兩個人發生沖突的時候,第三人使得情感張力減弱一些,三個人的關系就會得到重新平衡。
三角關系本身并不是問題。但是被三角化的人,一直成為其他人解決矛盾的工具,那么別人的情緒和問題,就會變成他的問題。
家庭治療大師鮑文說:
所有的精神疾病,究其本質,就是三角化的問題。
家庭中、職場中,都有著關系的三角化問題。如家庭中的孩子夾在父母中間,職場中的一方經常處于其他二人的矛盾中,在夾縫中生存。
以家庭關系為例,很多夫妻產生矛盾了,就會通過貶低孩子的方式來貶低對方。
比方說:妻子給丈夫說:“你看你家兒子,今天又惹禍了。”
再比方說,丈夫會給妻子說:“看看你怎么教育的兒子,成績這么差!”
這個時候,他們似乎都在指責兒子,其實是指責對方對孩子的教育不用心。
然而,孩子卻不知道這些,他會以為是自己的錯,導致父母生氣。
關系的三角化是如何影響自我發展的呢?
第一個問題,它很容易讓我們產生防御性的隔離。
被三角化的一方,總是被另外兩方利用,雖然與兩方沒什么矛盾,但被卷入矛盾中,那干脆離兩方都遠點。
可是也不能做到真的遠離,而是回避矛盾,那么就開始壓抑對矛盾雙方的情感。這時候,對自己的情感就開始疏遠了。
第二個問題,扭曲情感
在三角化的關系中,經常是要被要求選邊站隊的。這樣,就會順從所選,而壓抑對另一方對情感,甚至對另一方表達憤怒。這個時候,自我的情感,就不是自己對了,而是被利用了。
第三個問題,內疚和自責
因為在關系的三角化中,被三角化對人,總是覺得都是自己對錯,都是自己沒有做好,所以才導致了另外兩個人對矛盾。甚至會因此變得自卑。
由此得知,三角化最大的問題,就是固化了我們的某個角色,讓我們沒有辦法來自由地表達我們自己的情感、想法和立場。
回到源頭去想,關系為什么會被三角化?是因為我們回避了彼此的矛盾,所以通過引入第三人來解決。
如果你正在把別人三角化,那你要注意,不要把別人當作緩解矛盾的工具,該你面對的得去面對去解決。
如果你是被三角化的一方,你也需要重新回到兩個人的關系。明確告知另外兩方,不想卷入兩人之間的戰爭。
記住:無論他們是怎么解決矛盾的,無論你是多么關心戰爭的雙方,這都不是你的戰爭。
感
從開始學習這個自我發展心理學開始,不斷地接觸到各種理論及模型,都能對所涉及對問題有一個很好對解釋,有助于理解。
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但是,三角化關系的一方,如果成為另外兩個人的工具,那么,他就會成為問題,從而對自己的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一些人際關系中常見的現象,都可以從關系的三角化這個模型,來理解來解釋。
思
在關系的三角化中,其實對于三方,都是一種不好但狀態,都不利于他們自我的發展和成長。
行
在現實生活中,多運用這個模型去觀察,去思考,來指導自己的行為。
在行動中,避免陷入不好的三角關系中,更要防止被三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