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日
? ? ? ? 今天聽了一節感恩課,覺得很有意思。老師說,為什么我們經常會抱怨?因為抱怨是有好處的,作用是面對很多不滿,我們會把責任歸結于別人,而不需要自己承擔責任。抱怨是對自己最大的慈悲。如此,別人的抱怨,便是他們對于自己的最大慈悲。難道,我們不許他們產生這些想法和行為?哈哈。最近,我在工作方面抱怨較多。所以想學點方法,給自己解解壓。
? ? ? ? 于是先看了網上關于感恩心理的文章。知曉了感恩由4個要素組成,分別為:
? ? ? ? a.認知因素;即能夠在認知上,認為對方幫助了自己,且這種幫助是出于利他性而非利己性的目的。
? ? ? ? b.情感因素;感恩,同時也包含了一種對于施惠者的情感因素,感激、信任、甚至愛。感恩者能夠感受到情感的存在。
? ? ? ? c.溝通因素;感恩中,應當包括一種“想要向施惠者表達”的感謝信息,可能是語言,可能是卡片,但都包含了“表達”在其中。
? ? ? ? d.行為傾向因素;最后感恩還是一種動機,它包含了一種行為的傾向,即未來在有機會的時候,提供施惠者以他們需要的幫助,或克制可能會傷害到施惠者的行為。
? ? ? ? 是個未知的領域。懷著好奇的心理想深入了解得跟多,于是報了相關課程。到時候看看一整個學習過程和最終結果吧。
? ? ? ? 好吧,我今天先來感恩三件事。
? ? ?? 1.王敏霞陪我一起看了工作室的裝修情況。她家里有小寶寶,但她還是不計較時間的付出。感恩她,讓我不覺得孤單。
? ? ? ? 2.感恩這次考試,幾個落后學生考試都及格了。孩子們和父母付出了較大的努力。讓我感受到了一種職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孩子們的進步就是對我工作努力工作的最好回饋。
? ? ?? 3.感恩我先生,每天比我晚到家還負責燒菜,毫無怨言。飯后,還把他覺得好吃的“芝麻炒年糕”又炒了一盆跟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