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的時間,700多個日日夜夜,踏出校園再回去似乎總是沒有合理的理由。昨日,2016年5月13日四川師范大學建校70周年藝術教育成果匯報演出,我們這群走出校園的學子相邀回去聚聚。天還是那片天,路還是那條路,只是有點綿綿的小雨與各種不如人愿的鐵閘門,擾亂了我們回校的心緒,增添了幾多歡樂的色彩。
紅紅火火的小吃一條街
下電三輪的那一刻,我和海燕兒興奮了,看著”師大花園“商圈的紅火,我倆開始尋找往日去過的小店。那一年,初到學校之時,一切都是嶄新的,包括商圈,2008年投入使用的成龍校區,周圍是農田、荒丘和一條有面兒的成龍大道。伴隨著我們在學校的成長,商圈也逐漸成型,當我們的生活因為它越來越現代化時,恰巧,也是我們和校園說再見的時候。再回來,又想起了那些大家舉杯談未來的日子,熟悉但已遠去。學子書吧的菜品還是沒有變,土豆鹽煎肉依然是我們的最愛。伴隨著商圈的發展,學子書吧冷清了不少,連端菜服務的小妹也換成了大媽,這是讓人很不適應的地方。都說川師是美女云集的地方,以前自己老不信!走在泥濘的道路上,一眼望去,迎面而來的是一群著裝清秀卻故作成熟但仍然遮擋不住奶氣的妹子,淅淅瀝瀝的小雨滴打在她們干凈而不失時尚的臉上,真是美啊!
一道道黑壓壓的鐵閘門
據娟娟說,70周年校慶學校花了血本,無論是燈光效果還是舞臺場景都是一流的,現場氛圍肯定會很棒。那么問題來了,我們是一群沒有門票的野孩子,怎么感受那”很棒“的現場氛圍呢?舞臺搭建在不對外開放的第三運動場,站在圖書館外側的大道上可以清晰的一覽全局,我們不慌不忙、優哉游哉的一路說著話朝著目的地走去。一道黑色的鐵閘門擋住了我們前行的路,不太可愛的保安大叔一臉嚴肅的說,”這里不能通過,你們繞道走。”繞道?怎么繞?能繞的我們都繞過了,不同的保安大叔說了同樣的話,好尷尬!作為師大人,我們是一群有文化、有素養的人,也不好意思和保安大叔大打出手,但是,我們也沒有忘記,我們是一群有膽量的人!校園的綠色植被覆蓋率很高,空氣很清新,溫度偏低,有點涼。有著對校園極度熟悉的優勢,我們選中了圖書館旁暫未拉警戒線的小花園,決定“突圍”!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向膽大又著褲裝的娟娟走前端開路,我們緊隨其后,走著走著,我輕聲問,“會有蛇嗎?”大家安靜了,只有康康應了一句,“你不要下我們啊!”嘰嘰喳喳,一人說一句,其實也就沒那么怕了。岔路總是伴隨著些許困難,前面的植被越來越高越來越密集,開路的娟娟遇到了點點麻煩,這時,二姐說,“我來吧”。主修英語專業的她,與生俱來一種女神的氣質,但大跌眼鏡的是,她竟然如此霸氣!”噓,小聲點“,康康說。我們加快了腳步,小跑著向有光亮的地方奔去,像極了一群小孩子在果農的后山偷桃子,時刻準備著逃跑。
站在場外的70周年慶
站在警戒線外面,眼巴巴的望著遠處的舞臺,看不清演員的表情,沒有熒光棒,沒有手拍,好可憐!說實話,我們蠻慘的,心心念念的回母校參加70周年校慶,結果呢,被維持秩序與安全的保安大叔一次次攔在門外,好不容易來到一覽全局的大道上,還要忍受保安不可一世的冷眼。掏出手機,打開流量,看視頻直播,一邊吐槽攝影師的角度不對,一邊感受著現場熱鬧的氛圍,也挺自娛自樂呢。終于,快要結束時,安保松懈了,無票人員也可以進現場,我們樂壞了,其實,啥也沒有看到,但,真開心!可能看表演沒那么重要吧,但,這一群相互忍讓著度過曾經四年時光的人依然在身旁,挺滿足的!
離開校園,能大笑的日子越來越少,不是我們隨波逐流,而是我們學會了成長,學會以別人喜歡的方式和他人相處,慢慢的,我們開始包裝自己,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內心簡單如一,但表面強悍霸道的人。當你累了,倦了,疲了,想要撕掉那張戴久了的面具時,回學校溜達一圈吧,去圖書館看看曾經那個努力的自己,去龍湖旁尋找那一抹動人的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