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哥過得并不好。”小A培訓結束后回來這樣跟我說。
在大學時,輝哥和小A是一對好基友。一起喝酒,一起吃肉,一起泡妞,一起考到同一個單位。
雖然單位一樣,可部門卻相距很遠。兩人每天匆匆忙忙,出差,加班,對這兩位新人來說更是家常便飯。所以他倆再沒有像大學那樣喝酒擼串到天亮的機會。
最近一次聽到輝哥的消息是部門領導各帶一個新人參加公司總部的座談會。輝哥就是這些新人之一。我還笑著跟小A說輝哥從此飛黃騰達了。
于是,我問小a,輝哥之前在領導的心目中形象不是挺好嗎?怎么會過得不好呢?
小a說,聽我慢慢給你講:
“我這次參加的培訓是新員工的入職培訓。趁這個機會才看到了輝哥。他入職這幾個月幾乎每天都在馬不停蹄地出差。所以在單位才沒有碰面的機會。
“出差按道理是好事。雖然每天都在忙,但是每天都在學。新人最怕的就是坐吃空響了。但最讓人感到奇怪的是,似乎他們部門只有他一個人在出差。你不覺得奇怪嗎?”
我點點頭。小a繼續說道:
“后來,我寬慰輝哥說,這是領導在磨練你,經驗多了才能擔當大任。你看看咱們單位的領導,哪個不是身經百戰千錘百煉的。
“輝哥苦笑了一下,說他每天出差除了做一些簡單的重復性工作就是培訓,哪有什么磨練。最大的磨練就是練習怎樣縮短睡眠時間。”
“他倒是挺樂觀。”我說道。“那你問他原因了嗎。”
“他這樣我哪敢問啊。”小a撇了撇嘴說道。“不過,其他人倒是透露了一點。還記得那次座談會嘛?座談會快要結束的時候,大boss問對于新員工的建設大家有什么意見和建議的時候,輝哥大大咧咧地發言了。他說,新人剛進單位什么都不會,都不知道從哪邊學,完全一頭霧水,希望單位能集中講解一下工作內容。”
“工作哪能這么急于求成啊,”我說道,“就你們單位的老人,他們誰不是這么過來的嘛,時間長了自然就會了。怪不得他領導要給他找人培訓了,還是開小灶地集中培訓,時間多集中,哈哈。”
“誒,是啊。咱們先不談輝哥,有時候我說話做事也不過腦子,胡作非為,聊高興了想說啥說啥,做高興了愛做啥做啥。缸哥,我請教下你,有什么辦法才能避免成為下一個輝哥呢?”小a問道。
我沉思了一會兒,說道…
不知道你觀察到沒有,聰明的人都是謹言慎行的。如果你瞎說話,亂辦事,胡作非為,那至少有兩個坎你過不去:
一個坎來自于別人,另一個來自于你自己。
當你說了一句話或者做完一件事之后,別人必然會對你有所想法。想法的好壞取決于你做這件事情的本身。但并不是說你做了壞事別人就會對你有壞想法。想法的好壞是隨著你胡作非為程度的不同和事情的暴露程度以及別人對事情的扭曲程度不同這三者綜合起來共同決定的。
我以前有一個朋友,他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在一家單位干的也算不錯。有好幾次只要跳槽,他就能更進一步,但是他都沒有跳。我感到非常好奇,就問他原因。他說,你不懂,我剛從學校出來的時候,什么都不會。是我的主管指導我一步步地走到了現在。雖然我現在賺得都沒有和我的下屬多,但是沒有我的主管向哪里會有現在的我。我必須留在這里。
后來,我那位朋友聽一個離職的同事說,他主管在高層的年會上說了,他主管最喜歡用從農村出來的人,稍微給點小恩小惠,就會非常努力地跟你賣命。我那朋友聽到這事后,心里非常生氣,原有的那些知遇之恩情也蕩然無存。立刻拍拍屁股走人。
所以說,假如你做了一件十惡不赦的事,但是事情沒有暴露,那別人就不會對你產生看法。假如你做了一件道德高尚的事,別人說你別有用心,最后以訛傳訛,結果想必也不會很好。但不管咋樣,胡作非為帶來的影響必然不好。
可矛盾的是,當你意識到你的所作所為是胡作非為的時候,影響就已經形成了。在你追悔莫及的同時,你也會十分好奇你行為的暴露程度和別人對你的看法。尤其是你特別重視的人,比如說你的領導和同事。這就像是逃犯非常好奇警察能不能找到他一樣。
但好奇歸好奇,你又不能直接問他們對你的胡說八道、胡作非為怎么看。如果問了,假如事情沒暴露呢?別人聽到后回答說:哇,這件事是你做的呀!你又該怎么辦?如果暴露了,別人說:沒事的別多心。聽到這你就真的能夠不多心了嗎?別人如果說你做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兒?!聽到這你又怎樣自處?
既然不能問,那你就只能反復試探,通過作出一些不合自己本心的事情來證明我不是那樣的人,來挽回自己的形象。與此同時,還必須得留有各種轉圜的余地保證別人看不出這是試探。最后經過各種努力,多方考證得到你認為比較正確的結果。
這還遠遠不是麻煩的開始。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這結果是否真正正確,所有的一切都是心理安慰。
假如某一天,某個同事或者你的老板突然給了你一個眼神,或者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你心中會不會咯噔一下,頓時會想,這個眼神是不是因為以前那件事,這句話是不是因為以前那句話,從而導致他們對我產生了看法。
這是過不去的第一道坎。
相比別人的坎,自己心中的坎更加讓人難過。之前有好多同學問我:我感覺上大學后,一點都不努力,整天就想著玩,心里非常自責,難受到晚上都睡不著覺。然后第二天起來繼續玩。我到底該怎么辦啊?
說話做事不經大腦所帶來的情況也是這樣。可覆水難收,收不回來就只好每天自責,自怨自艾,罵自己怎么這么笨呢,胡作非為到這地步,這已經是第幾次了。最后本來沒事,卻因為這事每天愁眉苦臉,弄得自己心不在焉屢屢犯錯,給人留下很壞的印象,真的很不值得。
這是過不去的第二道坎。
不管是被困到了哪個砍,我就想知道,每天保持這樣的狀態累不?還有心情去工作嗎?
圣人說自己就是一面鏡子,遇到不同的人就照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就照不同的事。人過事畢之后再不給自己留半點他們來過的印記。
可我們不是圣人,無法達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但至少我們可以謹言慎行,盡量不做讓自己后悔的事,盡量不讓他們在我們心里留下印記。
但萬一真的做了,也不用擔心。我們還可以努力打磨自己的臉皮,讓它變厚一點。最后無論別人是否真的對我們有所看法,我們也可以選擇性的忽視。但做到這樣,真的很難。
如果這些都無法做到,每天依舊沉浸在自己的負面情緒之中,心不在焉,渾渾噩噩,那就只能換一個環境重新開始了。
最后我還是由衷希望你能讓自己成為一個聰明人,謹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