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氫 OS 的那幾個“特點”


氫 OS
氫 OS

一、前面的話

說實話,在使用一加 2 三周多的時間里,我似乎已經開始習慣它了,或者說開始喜歡上它了。三段式開關、氫視窗、通知降噪這三樣東西就足以把我吸引住,以至于甚至不再愿意拿起我的 iPhone,但是我又異常懷念 iPhone 的輕薄機身。

這聽起來似乎有些夸張,然而卻是我真實的感受。雖然這無法做到每個人都感同身受,但還是打算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氫 OS 的體驗感受。

二、氫 OS 的出現

在談氫 OS 之前,首先了解一下一加為什么要做 OS?我們知道,一加一并沒有屬于自己的 OS,走的似乎是單一硬件廠商的路線。但是,毫無疑問,硬件可發揮的空間太小,同時也難以控制產品的整體體驗。在氫 OS 的發布會上,虎哥就有提及到:

在今天,我們如果要做極致的用戶體驗,一定是硬件和軟件完美的融合,才有可能做得到。

為什么要做氫 OS?
為什么要做氫 OS?

因此,氫 OS 的出現也就容易理解了。

三、理念

在氫 OS 的發布會上,一加的產品經理曾熙說到:

時至今日,藝術已經從記錄世界的形態發展到記錄世界的情緒,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創造了一種屬于我們的設計理念:氫表達

情緒是個熟悉的詞,同時又是一個微妙的詞。那么,氫表達該如何去表現它?

四、色彩

是花花綠綠,清新雅致,還是自成一調?

顏色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我們閱讀內容,而內容直接影響了用戶體驗。所以我們認為,要構建氫表達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建立一套屬于我們的色彩。

從氫 OS 的發布會可以知道,氫 OS 的色彩是根據建筑大師柯布西耶的色卡給予的靈感,從中提取的八個顏色并加入相應的撞色,使得在減少視覺疲勞的同時也讓色彩顯得更有活力。

氫 OS 色彩
氫 OS 色彩

五、圖形

是圓形,方形,三角形,還是圓角矩形?一加產品經理如是說:

我們需要一種特殊的材料去構建氫表達,塞尚曾經說過:一切物體都是由椎體、球體、柱體組合而成的。氫 OS 從中提取了三個最基礎的圖形:圓形、方形、三角形。

氫 OS 圖形
氫 OS 圖形

其實,關于圖形的設計,魅族黃章曾經也提及到:有圓有方,你隨便再擠進不同形狀的圖標都能協調;全圓全方,你再想擠進其他圖標時就很難協調了。 這是非常棒的設計,I like it。

此外,在對設計有追求的廠商中,錘子手機也是采用形狀不一的圖形。所以,在圖形這一點上,魅族、錘子和一加似乎有著相似的設計理念和審美品位。

六、圖形界面

有了理念、色彩和圖形,一加的氫 OS 究竟長得怎么樣呢?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氫 OS 的桌面主頁。

氫 OS 桌面主頁
氫 OS 桌面主頁

氫 OS 的圖形界面讓我感到驚喜,如果你喜歡錘子手機的圖形界面,你肯定也會喜歡上氫 OS 的圖形界面,特別當你是一個 Android 愛好者的時候,這種感覺尤為明顯。

記得氫 OS 有三個關鍵詞:Materia design、本地化、藝術性。從圖形界面具體表現為大圖標、純色塊、本地化服務、取消應用抽屜等,在進行本地化的同時也盡量保留了 Materia design 的設計風格。

氫 OS 的圖形界面有幾個顯著的特點:氫視窗取消 Dock 欄文件夾導航

1、氫視窗

一加把氫視窗稱之為:天才式的設計

氫視窗,它讓我們實現了33%的自由,解決了自由和美感的矛盾。

氫 OS 不允許用戶更換壁紙,準確來說是不允許用戶隨心所欲地更換壁紙,只能通過編輯氫視窗圖片進行有限度的壁紙更換。手機會根據氫視窗中的圖片,通過算法自動算出相應的桌面壁紙顏色,用戶可以根據喜好選擇系統給出的5種不同色調,以更好地匹配氫視窗中的圖片。

氫 OS 氫視窗界面
氫 OS 氫視窗界面

但是,這么做也有風險:接近純色的桌面不是那么容易與應用圖標搭配好,因為用戶對顏色是足夠敏感的,有時系統提供的顏色會讓人感到不舒服(色彩表達了錯誤的情緒)。雖然 Smartisan OS 也不允許用戶更換壁紙,但其系統默認的主題顏色都是經過精心調校的,所以觀感上會相對友好很多。

此外,不要以為氫視窗只是個放置圖片與更換壁紙的地方,氫視窗已經超越了插件的概念,成為了一個信息窗口。在這里,有必要先說一下氫 OS 的卡片式短信:為用戶提取關鍵信息,并實行卡片式管理

氫 OS 卡片式短信界面
氫 OS 卡片式短信界面

很明顯,左上圖顯示的卡片式短信明顯比右上圖的普通短信體驗要好,它使得用戶主動從繁雜的信息處解放出來,專注于有意義的信息。

氫視窗就是根據短信類別,自動收納火車票、登機牌及電影票等信息,并以卡片信息流的形式出現在氫視窗。這樣,用戶就不用從浩瀚的短信海洋中費力尋找這類信息,你只需要輕輕的點擊一下氫視窗就可以找到所需信息。

從本質上來說,氫視窗只是把特定信息從短信中收納進來,并給予特定的一個信息入口,同時改變它的呈現形式。從這個角度看,氫視窗與其它手機廠商只是簡單把信息歸類一下相比,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雖然卡片式短信識別率還存在一些問題,但這無疑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2、取消 Dock 欄

讓我們吃驚的是,氫 OS 取消了屏幕底部固定顯示的 Dock 欄,這意味著每個桌面上的圖標都是整體滑動的。我們知道, Dock 欄的作用是:無論處于桌面的哪個位置,用戶都可以即時啟動 Dock 欄上的應用。那么,為什么要取消 Dock 欄?是使用場景變化,還是用戶需求變化了?

從以下兩個方面去探討一下:

空間占用

使用頻率

首先,氫 OS 每屏最多顯示5行圖標,每行最多顯示3個圖標,并且首屏的氫視窗占用了兩行圖標的空間。因此,在不建立文件夾的情況下,氫 OS 前兩屏最多只能顯示24個應用圖標。如果保留 Dock 欄,減去 Dock 欄上的圖標還剩下21個應用圖標。

再來看看 iPhone 6,iOS 每屏最多顯示7行圖標,每行最多顯示4個圖標,每屏最多顯示28個應用圖標,比一加 2 兩屏可容納的應用數量還要多。

從 Dock 欄空間占用比例看,一加 2 占整個屏幕的五分之一,iPhone 6 占整個屏幕的七分之一。因此,在保持桌面布局的情況下,同時為了容納更多的圖標,氫 OS 取消 Dock 欄是合理的。同時,對于大部分用戶來說,兩屏可容納的24個應用圖標也基本滿足日常使用需求。

可能你還覺得不明顯,我們可以再來看一下錘子手機的桌面布局。錘子手機每屏默認顯示4行圖標,每行默認顯示3個圖標,Dock 欄占用了整個屏幕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說,每切換一屏只能變換9個圖標,這時候就可以感受到 Dock 欄的空間占用問題了。當然,這和錘子手機的早期目標用戶的定位有關,所以 Smartisan OS 的默認九宮格主界面又是合理的。

錘子手機的目標用戶是「城市精英、中產階級中偏文藝、偏感性、注重生活品質和品味的人群」,這些人追求高效、簡潔和快速,并且每天重度使用的應用一般不會超過 12 個。

那么,使用頻率呢?劉作虎說到,Dock 欄只有處在首屏以外及需要用到的時候才起到作用,其它時候幾乎都只是在占用空間。如果我把常用的應用圖標放到Dock 欄呢,是否又是另外一種情況?從這個角度看,Dock 欄的使用頻率對每個用戶來說可能不都是一樣的。

我對 Dock 欄的理解是:用戶或許不會經常用到它,但是需要用的時候必須能馬上找得到,這就是 Dock 欄的意義。因此,Dock 欄帶給用戶的是一份安全感,無論用戶處在桌面的那個位置, Dock 欄都能隨時帶你到想去的地方,而不需要手忙腳亂的去切屏。

所以,基于氫 OS 桌面布局的考慮,取消 Dock 欄或許是合理的設計,有用戶會很喜歡這個設計,也肯定會有用戶不喜歡這個設計。當然,這里邊還包含著用戶使用習慣的問題,就像一加 2 的 Home 鍵不能按壓那樣,用戶需要一些時間去習慣和適應。

3、文件夾導航

氫 OS 文件夾的設計也很有意思,讓人產生一種“原來文件夾還可以這樣設計啊”的感覺。

氫 OS 文件夾導航界面
氫 OS 文件夾導航界面

氫 OS 文件夾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在文件夾之間導航(切換)。簡單的說,你可以在文件夾內通過橫向滑動快速切換到另一個文件夾(如上圖示),而無須通過退出到桌面再進行點擊另一個文件夾。那么,我們是否還可以允許應用圖標直接在文件夾之間進行移動、整理?

既然如此,我有一個更大膽的想法:大家回想一下,在切換文件夾的過渡界面中,是否有些類似于 iOS 8 的多任務界面?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嘗試把文件夾理解為一個應用,然后按照 Android 的多任務界面思路去優化文件夾之間的導航

此外,氫 OS 桌面應用的開啟/退出都是從屏幕底部往上呼出/從屏幕頂部往下退出應用,而不像 iOS 從用戶點擊應用的地方進行縮放展現。氫 OS 文件夾的開啟也是從底部往上呼出,在視覺上暗示用戶往下滑動會退出文件夾界面,這是一種比較好的隱喻設計手法。但是,它無法做到像 iOS 那樣從應用的開啟/退出指示出應用所處的位置。

事實上,iOS 早期的過渡動畫也是從屏幕中心進行縮放的,也無法很好的指示出應用所處的位置。后來 iOS 把過渡動畫改為從點擊的地方進行縮放,用戶可以通過動畫知道應用來自哪里,要到哪里去,要回到哪里。我想,這就是過渡動畫的意義,在交互上表現得更具邏輯性,也更符合人的直覺。

所以,氫 OS 在過渡動畫上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包括在指紋解鎖進入桌面時的過渡動畫同樣也是如此。

七、通知降噪

還有一點值得提的是:通知降噪。當我嘗試用回 iPhone 后,就無比懷念氫 OS 的通知降噪功能。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就有提及到,用戶要的不是完全屏蔽通知提醒,而是希望在恰當的時刻、恰當的場合獲取恰當的通知提醒。氫 OS 是怎么做的?

氫 OS 將通知分為優先區域和普通區域,只有優先區域內 App 的信息推送,才會出現在屏幕上。

氫 OS 通知提醒界面
氫 OS 通知提醒界面

如上圖所示,對某些應用設置了優先通知后,鎖屏界面只出現了三條相應的通知,下拉通知欄后發現不止三條通知提醒。這是因為,只有在優先區域的應用才會在鎖屏界面進行提醒,并且出現在通知欄的頂層區域;普通區域的應用通知不會在鎖屏界面出現,雖然也出現在通知欄底層區域,但是狀態欄中的通知數量并沒有對它們進行疊加,所以也就達到了不打擾用戶的目的。

于是,通知降噪無意中培養了我使用手機的習慣:當鎖屏界面和狀態欄沒有通知提醒的時候,我不會主動去打開手機或者去下拉通知欄,因為這時候并沒有優先通知需要我去處理;當我有空閑時間或者想打發時間的時候,即使狀態欄沒有通知數量圖標提醒,我也會主動下拉通知欄看看處于普通區域的應用推送了哪些消息,因為我在這個時候需要它們。

因此,正如劉作虎所言:通知降噪,讓你的每一次亮屏都有意義

八、最后的話

曾經我認為,手機發展現在已經玩不出太多花樣了。直到 Smartisan OS 與 氫 OS 的出現,我想我終于理解了老羅說過的一句話:對易用性和人性化的追求,永遠沒有盡頭

我不會告訴你,氫 OS 還有一個我很喜歡的地方:在計算器應用中,進行計算時直接顯示計算結果,無須按“等號”。

附上另外兩篇對一加 2 體驗的文章:

談談 OnePlus 2 這顆實體 Home 鍵
談談 OnePlus 2 的“三段式”開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王自如在 Smartisna T1 測評里面首次提到了《用戶體驗要素》里面的 5 個概念,即用戰略層、范圍層、框架...
    一冠瘋格閱讀 1,350評論 1 10
  • Android 自定義View的各種姿勢1 Activity的顯示之ViewRootImpl詳解 Activity...
    passiontim閱讀 172,841評論 25 708
  • 今天想聊聊一加手機出的氫OS,這個系統用了2周多,發現了一些優秀的設計和細節,所以就趁熱打鐵整理一下。 現在最新版...
    JonnyHoang閱讀 14,429評論 6 11
  • 剛剛看完<心理追兇>,還沒有緩過來,新浪微博上就有江歌劉鑫事件,覺得世界上真有這么自私的人,還不要臉,交朋友真...
    銘嵐閱讀 330評論 0 0
  • 689
    紅昔昔閱讀 61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