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三段式情景模式開關
OnePlus 2 在發布會那天,除了給我們帶來了意料中的指紋識別,還給我們帶來了一樣意料之外的東西:“三段式”情景模式開關。劉作虎在介紹它之前,說了一段這樣的話:
我記得在07年 iPhone 第一次發布的時候,那個時候我非常的興奮。但是很多人都想不到我興奮在哪里,其實就是一個按鍵:靜音開關。
這時,大家都猜測一加 2 會有一個靜音開關。但是,如果只是重復發明一個靜音按鍵,也沒有必要特地把它搬到發布會上。因此,它必定是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果不其然。
一加 2 的“靜音”開關是一個三段式的情景模式開關,它比 iPhone 多了一個開關檔位:
iPhone:響鈴、靜音;
一加 2 :響鈴、靜音、勿擾。

其實 iPhone 和其它一些手機也有勿擾模式,只不過它們都隱藏在設置界面里面。一加 2 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把勿擾模式上升到硬件層面上來,賦予其物理按鍵特性與行為。因此,勿擾模式第一次得以做到通過物理按鍵快捷開啟。那么,究竟是用戶的需求改變了,還是說設計會改變用戶需求?虎哥如是說:
我們再看今天2015年,整個手機的使用場景已經發生了太大的變化,現在智能手機已經是一個移動互聯網的時代,那移動互聯網時代也帶來一個問題是非常多的騷擾。
是的,智能手機使用場景的變化帶來了用戶需求的變化,靜音模式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能做到不打擾別人,卻無法很好做到不打擾自己,特別是在這樣一個充滿各種信息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然而,我們又并不是不需要這些信息,而是需要有選擇的接收這些消息。因為,如果我們需要完全不被打擾,直接關閉手機就可以輕松做到。因此,我們需要的不是完全不被打擾,而是選擇接收有意義的打擾。恰好,勿擾模式可以幫我們做到。
關于三段式開關的順序
一加 2 的三段式開關位于手機左側面,開關順序由上往下為:靜音-勿擾-響鈴,利用按鍵表面的凹凸紋理來滑動切換開關。

在談三段式開關的順序之前,先來看看著三種情景模式的特點:
靜音模式,讓手機不影響到別人;
勿擾模式,讓手機不影響到自己;
響鈴模式,手機介入生活的程度最高,任何一個行為均可讓手機周圍的人關注手機。
有一些用戶建議把響鈴模式放到中間位置,靜音模式與勿擾模式分別放到上下兩邊。他們的理由是響鈴模式介入生活的程度最高,另外兩種模式可根據實際需要向上/向下調整,這樣無論當前處于靜音模式或是勿擾模式,都可以通過最短路徑返回到響鈴模式,從而在總體上使得鍵程的撥動達到最少。聽上去,似乎不無道理。
然而,我們不要忘了,實體按鍵的一個特點是可以進行盲操作。一加 2 的響鈴模式與靜音模式在上下最邊緣處,當需要在這兩種情景模式間進行切換時,都必須經過中間檔位的勿擾模式,這看起來似乎毫無必要。但正是因為這種看似“繁瑣”的設計,使得處在最邊緣檔位的響鈴模式與靜音模式可以做到盲操作:
你只管一路把開關撥動到底即可,而無須在意當前處于什么檔位。
因此,一加 2 的三段式情景模式開關還是得以把兩段式開關(如 iPhone)盲操作的優點保留下來。與此同時,由于勿擾模式的使用頻率相對低一些,用戶對它的使用心理也相對謹慎一些。因此,把勿擾模式放到三段式開關的中間檔位是合理的,它需要你稍微花些注意力去留意開關目前處于哪個位置,然后再根據實際需要把它滑動到相應的位置。雖然靜音模式與勿擾模式也有不同強度的振動提示,但我更愿意把它當作進行盲操作時糾正操作的一個提示。
除非用戶非常清楚當前處于哪種模式,否則切換情景模式時是要消耗用戶一定注意力的。
雖然勿擾模式的加入也帶來了三段式開關的一些固有缺點,但我認為這點犧牲是值得的。因為,三段式開關豐富了用戶的使用場景,而且在多數情況下也可以輕松做到盲操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用戶對勿擾模式的使用需求,使得用戶主動從各種繁雜的信息通知中解脫出來。
關于勿擾模式的設置
先來看看勿擾模式的設置界面,如下圖示:

允許某些人來電:針對通訊錄中的聯系人進行設置;
重復來電不受限制:針對“允許某些人來電”之外的人進行設置;
應用通知提醒:針對應用通知進行設置(鬧鐘始終為優先打擾內容)。
一句話總結為:在哪些情況下允許哪些人來電或應用通知提醒。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加 2 與 iPhone 的勿擾模式設置界面又稍有不同,iPhone 的勿擾模式可定制化程度更高一些:可以對勿擾模式的時間段進行設置,也允許在手機處于解鎖狀態時對勿擾模式是否可用進行設置。
當然,一加 2 的物理按鍵開啟勿擾模式比 iPhone 的軟件開啟要方便得多,所以也就無需提供時間段的設置。但是,一加 2 默認手機處于解鎖狀態時勿擾模式依然可用,這反映出一加 2 與 iPhone 在產品理念上的不同。
我猜測,一加手機的產品經理假定用戶在開啟勿擾模式的情況下,即使在使用手機也是在進行有目的、有意義的操作,這個時候依然不能打擾到用戶。因為如果只是在進行一般意義上的操作,大部分用戶會把手機設定在響鈴/靜音模式的狀態下。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它又是合理的。
此外,一加 2 在“重復來電不受限制”的默認設定中,也體現了兩者在產品理念上的不同:
一加 2:5分鐘內第三次相同來電不會被靜音;
iPhone:3分鐘內第二次相同來電不會被靜音。
從限制條件中可以看出,iPhone 被打進電話的概率或許會更高一些。因為,普通用戶在初次撥打電話時如果聽到對方在通話中,他可能會等一兩分鐘再撥打第二次,這個時候 iPhone 就可以接收到來電提醒了。但一加 2 在第二次撥打時依然提示對方在通話中,用戶可能就會等五分鐘左右再打第三次電話。然而,一加 2 此時已經無法接收第三次的來電提醒,因為第三次來電已經不在五分鐘之內,于是被打進電話的概率或許就會相對低一些。
從這個角度看,你可以理解為,一加手機過濾騷擾電話的能力更強一些,而同時也不會錯過緊急來電。當手機處于勿擾模式時,對方撥打時會直接聽到在通話中語音提示,這時候用戶會直接掛斷電話,而不必像正常撥打電話那樣等待接近40秒的呼叫時間,若算上呼叫前的時間將接近1分鐘。所以,對于緊急電話,五分鐘內連打3次依然屬于一個大概率事件。
此外,在“允許這些人來電”設置界面也包含有三個選項,如下圖:

這里面同樣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一加 2:“通訊錄中的所有聯系人”僅包含通訊錄中的聯系人,不包含通訊錄外的電話號碼;
iPhone:“任何人”既包含通訊錄中的聯系人,也包含通訊錄外的電話號碼;
從上面可以看出,依然是一加 2 過濾騷擾電話的能力更強一些,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接收到電話的概率相對低一些。然而,此時一加 2 的允許通訊錄中的所有聯系人來電提醒,明顯比 iPhone 的允許所有來電提醒(包括陌生來電)更加合理一些。因為,既然都允許所有來電提醒了,還需要勿擾模式來干嘛?
還有一個問題,一加手機 2 似乎找不到聯系人收藏界面,這樣用戶就無法知道自己收藏了哪些聯系人,這對勿擾模式的使用體驗會產生一些影響。
勿擾模式下的通知提醒
對于來電提醒:前兩次來電在鎖屏界面沒有顯示未接來電,桌面圖標也沒有顯示未接來電角標,狀態欄與通知欄中也沒有相應的通知提醒,呼吸燈也沒有在暗屏時進行閃爍提醒,用戶只能通過打開電話應用進入到通話記錄界面才能看到來電信息。

對于這種提醒方式,對用戶來說是不是太過于隱蔽了?在暗屏狀態下,通知不進行自動亮屏提醒是合理的,但當用戶主動點亮屏幕或者進入桌面系統后,此時顯示通知提醒或許會更好一些,同時也不會顯得過于打擾用戶。
對于通知提醒:優先級高的應用通知,在暗屏狀態下呼吸燈會進行閃爍提醒,用戶點亮屏幕后消息會在鎖屏界面上顯示,狀態欄和通知欄上也會有相應的提示。此外,對于其它應用的通知默認不顯示,這也是一個相對合理的方案。

一些思考
雖然勿擾模式主要是為了避免讓手機打擾到自己,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不打擾別人的效果。那么,用戶會不會把勿擾模式與靜音模式攪混了,陷入一種不知道該選擇哪一種情景模式的境況?
我甚至可以預料到,有一些用戶因為勿擾模式而耽誤了事情,從而開始慢慢對勿擾模式產生了抵觸的心理,以至于寧愿退回到只使用靜音模式的狀態。相反地,也會有一部分用戶因為勿擾模式使得自己可以更加專注于生活與工作,從而開始慢慢對勿擾模式產生某種依賴,順利的逐漸由靜音模式過渡到勿擾模式。
從這個角度看,勿擾模式的特點是個性化、定制化,它對每個用戶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樣的,用戶對于勿擾模式的體驗感受也是不一樣的。我們甚至可以認為,勿擾模式是相對偏向于“精英”用戶的,因為這一類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狀態對手機進行相對合理的設定。
好了,這次對一加 2 的三段式情景模式開關的討論就到這里。愿科技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更美好的生活狀態。
我的微信公眾號:跨界汪(KuajieDog)
新浪微博:小寧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