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研習《光銘解易經智慧》之“不懂易經,不能叫做真正的中國人”。
我與《易經》的淵源必與父親的教導是分不開的。
小時候就注意到家里有好幾本我根本看不懂的書。明明看不懂,但特別想看懂,總覺得若能把它們看懂的話會變得非常厲害,會變得什么都知道。雖然是小孩子的幼稚的沒有依據的想法,但從那時起我就對《易經》抱有一種不可言說的尊重,心中一直隱隱期待著有一天能夠徐徐打開它那扇神秘的大門。
開始對《易經》有一點點的了解,啟蒙老師非父親莫屬。父親不僅對《易經》有一定的研究,而且曾經和我的師父悲明法師一起仔細地探討、切磋過。
父親懂得看風水,更擅長算八字,這是奶奶家和姥姥家兩大家族里都知道的事,所以,家族里很多后輩的名字都是請父親給起的。有時候父親忙起來顧不上這些事,但給孩子取名字畢竟是大事,父親不好推脫,于是父親就教給我最基本的查看八字的方法。后來,父親發現我對這類事物的興趣頗大,有空時他就為我講解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并延展到大運流年、六十四卦等等。
在我初學《易經》的時候,父親就再三強調,它絕不僅僅是占卜的工具,《易經》中的智慧博大精深,若只把它等同于占卜算命,就實在過于狹隘了。
說到底是我太懶,不愿費心費力地記住那些最基本的義理,結果我對《易經》的了解只是停留在最粗淺的表層。
學習也好,修行也罷,最重要的是有一位可以引導自己步入正途并時時提點的善知識。從我個人的經歷而言,這個感觸尤為深刻。我很慶幸自己在接觸《易經》之初是經由父親的指導,否則或許我會像很多人一樣,盲目地以為《易經》就是算命打卦而已。
我非常中意在《光銘解易經智慧》之3的這篇文章中作者特別強調的這段話――
學習易經是為了悟道的,如果沉迷於命理風水,而不知覺悟大道,不懂發願了生脫死,那就捨本逐末了。
這正是學習易經的目的和意義。
2016年前半年,我在道場的那段時間里,有幸跟隨老師繼續學習易經。感謝父親為我鋪就了良好的基礎,令我在學習“易經密碼”、“易經塔羅”時感到并不費力。
當時有很多同修也在一起學習。但是,我發現,更多的人對象數更感興趣,而不去探索并深究象數背后的義理。
這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很多人企圖盡快掌握象數的應用,其目的有二:其一,在他人面前彰顯自己;其二,用于賺錢。我忽然想到了“盲人摸象”的典故。若打著利用《易經》來賺錢的算盤的話,還是不要暴殄天物了吧,那樣只會更加突出自己的鄙俗。
而對于修行者而言,
“學習易經,一定要三者齊頭並進,以義理——即正確的知見——指導象數的應用,以象數的應用,來檢驗自己領悟的義理是否合於道,同時,配合修煉,這樣才能達到開智悟道的目的。”
“如果只研究象數而不琢磨義理,就會失於偏頗而陷入迷信;如果純粹研究義理而不研究象數,很可能終其一生都在文字名相上打轉,名相研究得越多,甚至離道越遠。”
《易經》,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瑰寶。前人總結的智慧已經擺在眼前,我們不但不懂得將它作用于生活之中,而且還經常做一些緣木求魚的事,我們的愚蠢莫過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