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從一本書上看到撒哈拉沙漠,感到“前世鄉愁的呼喚”,便執意要去認識沙漠。
我們都想要追逐月亮,卻很難做到對自己腳下的六便士視而不見。極少數人敢于面對這狂熱的夢想,做出超越常人的行為。對于這些離經叛道者,成功了的,人們稱他為天才;失敗了的,人們說他是瘋子。可是哪有這么多生而為才的人,所以大部分人選擇安于現狀,不敢向前跨出一步。
月亮與六便士之間應如何取舍,毛姆并無定論,只是謹慎的說:“我想這取決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于你認為你應該對社會做出什么貢獻,應該對自己有什么要求。”
在倫敦生活的斯特里克蘭是一名股票證券人,與結婚十七的年的妻子和睦相處,育有一兒一女,生活優渥。然而這看似波瀾不驚的生活表面,卻在某一天掀起了狂風大浪,打破了這份平靜。
一封從巴黎寄來的書信,給了斯特里克蘭太太重重的一擊。斯特里克蘭讓她不要來巴黎找他,他已經決定了,不會再回去。事情看似發生的如此突然,卻也是有根可循。
沒有誰是一時沖動離開你的,那些難過無助時一次次隱忍的眼淚你都看不見。就像橋梁下水的侵蝕而漸漸暈開的裂痕,你看見的只是它崩塌的瞬間。人心是漸漸變冷,花兒是漸漸枯萎,故事是緩緩寫到結局。而愛,是因為失望太多,才變成不愛。
斯特里克蘭太太熱衷于結交作家名流,她醉心于這種夢幻的世界中不可自拔。她說他丈夫很無聊,對文學藝術簡直毫無興趣。
不可否認的是,斯特里克蘭的確冷酷自私,沒有為自己的妻子留下一先令就丟下了她們。他的妻子讓我去巴黎勸解,她愿不計前嫌,只是希望他能夠回心轉意。但是他態度堅決,絲毫沒有商量的余地,對于妻子以后的打算,他說他已經養了她十七年了,現在是她自己自食其力的時候了,沒有絲毫內疚之情。
斯特里克蘭太太也已心灰意冷,咒罵他早點去死。她太過在意別人的目光,她編造謊言丈夫是因為外遇而離開他,而不是因為他的夢想。
現在我清楚地意識到,卑鄙和高尚、兇惡和仁慈、憎惡和愛戀是能夠并存于同一顆人類的心靈的。
她依舊活在那個她努力維持的虛偽的世界。失去了經濟來源后 ,她得益于這些名人作家的支持,做起了打字的行當,以此謀生。但她卻以此為恥,她對女人自力更生不屑。
這種夢想已經深入骨髓,浸透在血液里,再體面的世俗生活也無法填補沒有夢想的空虛。十七年的妥協,十七年的克制,本以為夢想就這樣悄無聲息的褪去,到頭來還是無法釋懷,還是無法抑制住心中的欲望,最終沖破枷鎖,逃離出去,像是虔誠的朝圣者,始終追隨心中的神廟,那是他心靈的棲息地。
身上的錢很快就花光了,斯特里克蘭在巴黎生活陷入了困頓。他的畫沒人喜歡,他也不愿意賣給那些世俗之人。他有時找點零工賺些錢,但是這種機會并不是總能碰到的。加上他不注意自己的裝扮,蓬頭垢面、不修邊幅,這也讓他丟失了一些掙錢的機會。
還好,他碰到了德克.斯特羅夫,他為人慷慨,喜歡救濟自己的同行。那些人缺了錢就會厚顏無恥的跟他借,背地里又嘲笑他是個傻子,因為他很天真,總是對那些憑空捏造的悲慘故事深信不疑。人們接受了他的好心救助,卻對他毫無感激之情,當然也包括斯特里蘭,唯一不同的是,斯特里蘭不需要編造故事,來博取他的同情,他只需要開開口,斯特羅夫就會毫不猶豫的給予救助。斯特羅夫不斷地被別人傷害,但他的善良產生不出怨恨,他可能會被毒蛇咬,卻從來不知吸取教訓。他的生活就是一出笑料百出的鬧劇。
斯特羅夫的畫毫無新意,甚至匠氣過重,他的畫虛偽、造作,但是很暢銷。這也是斯特里蘭瞧不起他的地方。斯特里蘭對他總是冷嘲熱諷,當他遭受疾病的折磨時,斯特羅負不計前嫌,請求照顧他,他仍是粗魯無禮,穢語相待。即使這般,在斯特里克蘭即將邁向死亡的邊緣時,斯特羅夫把他帶回來了家,拯救了他的生命。
斯特羅夫不是一個好畫家,但他有一顆發現天才的眼睛。他對斯特里可蘭的感情我無法理解,是無腦崇拜,抑或有種不能毀滅天才的責任感。即使斯特羅夫的妻子在照顧斯特里克蘭期間,愛上了這個充滿魅力的男人。他起初被斯特里克蘭趕出自己的畫室,在忍無可忍之后決定讓斯特里克蘭離開他們家,沒想到妻子毅然決然的選擇追隨斯特里克蘭。斯特羅夫不忍心自己的妻子跟著斯特里克蘭受苦,連自己的溫飽都解決不了的人,怎么能夠養活另一個人呢?斯特羅夫明白斯特里克蘭是不會受愛情的牽絆,他不需要愛情,他沒時間談情說愛,但他無法征服人類的原始力量,等他的激情得到滿足后,他就著手做其他事情了。
最終斯特里克蘭拋棄了布蘭琪,斯特羅夫的妻子。布蘭琪不愿回到斯特羅夫的身邊,盡管在此期間,斯特羅夫多次懇求妻子能夠回心轉意。被拋棄后的布蘭琪選擇喝草酸自殺,在醫院救治期間,她不接受斯特羅夫的看望,直到最后,安靜的離開人世。
斯特羅夫在安葬了布蘭琪之后,離開了巴黎,回到了荷蘭已經五年沒有見過的家鄉。巴黎已經沒有讓他牽掛的人了。布蘭琪的背叛,讓他備受打擊,他失去了笑對譏諷的雅量。他再也無法陪那些取笑他的人一起笑,那些人自然也就不跟他來往了。渾身傷痛的他終于想起來了母親的溫柔。
斯特羅夫打算帶斯特里克蘭一起回到巴黎,斯特里克蘭殘忍拒絕,并罵他是傻子。
斯特里克蘭本就是跋涉終身的朝圣者,一直在尋找著某座也許并不存在的神廟。我不理解他追求的那種無法言喻的涅槃是什么。
后來他去了馬賽。他仍是四處流浪,干什么工作也不長久,依靠夜間收容所勉強度日。厄科斯爾船長說,在那些艱難困苦的日子里,從沒聽他抱怨過,即使他整天都沒東西吃,他還是活蹦亂跳的像只蛐蛐。他似乎只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對外物的一切都不在意。之前斯特里克蘭從比爾——一個黑白混血人那拿了一個證件照,后來比爾向他討要證件照無果后,兩人在酒吧里大打出手,致比爾受傷過重住院,他離開了馬賽,機緣巧合,他來到了塔希提。
塔希提更像是接近金色夢幻天堂的地方。它是個巍峨的綠色島嶼,有著一切原始森的樣子。這里的人們按著古老的方式過著古老的生活。
塔希提這個地方是查爾斯.斯特里克蘭浪跡天涯多年之后的歸宿,也正是在這里,他畫出了許多后來讓他聞名遐邇的扛鼎之作。
在約翰遜太太的介紹下,他與當地的一名土著女子結了婚,并育有三個可愛的孩子。他的妻子愛塔有一片土地,他們緊鄰這片土地為生。房子的不遠處就是一條小溪,那是他洗澡的地方。他不在乎他們的生活幸不幸福,只要愛塔不來煩她,她做飯,照顧孩子,讓她做什么就做什么。在這里,斯特里克蘭過上了很舒服的日子,他有大量的時間可以畫畫。
是天妒英才還是這世他欠下了太多惡果,上帝給他開了一個玩笑,他患上了麻風病。這讓當地的土著人很是恐慌,他們擔心傳染到自己,紛紛遠離斯特里克蘭和他的妻子,并千方百計地刁難他們。愛塔對他不來離不棄,直到他生命最后一刻。并按照斯特里克蘭的要求,把那座墻壁四周以及天花板和地板都畫上了畫房子用火燒的干干凈凈。
在他最后的三年里,在那座小木屋里,他終于找到了靈魂的歸屬,他終于得到了重生,獲得了永恒的自由。
他遺留下的畫作,人們出高價爭相購買,作家名流們尋找各種線索來了解他的一生,為他立傳以此彰顯他的不凡。
這就是查爾斯.斯特里克蘭,生前被人們嘲諷、不被理解,死后被人們稱為天才,他的畫作影響后人,死后享盡哀榮。
后緒:
小說的背景全都設立在真實的地方,如倫敦、巴黎、馬賽、塔希提等,書中關于這些地方的文字,無論是社會風氣還是地理景觀,均是現實的寫照。
斯特里克蘭的原型是保羅.高更,毛姆在這本書中始終貫徹一個主題,就是對虛偽的批判。他嘲笑了羅伯特為父親文過飾非的立傳記的虛偽,他戳穿了斯特里克蘭太太在意他人目光多過真正傷心的虛偽,他揭開了斯特羅夫為斯特里克蘭是個天才,而厚顏無恥的向他獻殷勤的虛偽,他撕開了布蘭琪不滿足于生活的現狀卻又努力維持的虛偽,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斯特里克蘭的真誠,這個冷酷、自私、下流、粗俗的人,雖然渾身缺點,卻絕對不是一個虛偽的人。他從不掩飾自己的自私,也從不為自己的自私找借口。他坦然承認自己是個混蛋,真誠的追隨自己的內心。
毛姆寫出了惡人的善和善人的惡,然后留給我們去思索孰為善,孰為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