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孩童的可能性暢想教育的可能性”——新樣態學校展示會第一天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參會證。


講座。

第一排的好位置!

新樣態學校要對自己提問

圖片發自簡書App

發現學校中的人

人是目的——康德

六步(如圖)

圖片發自簡書App

校園文化基因決定學校的樣子。

圖片發自簡書App

洗腦洗盤 。腦洞大開。處處皆教育。

圖片發自簡書App

家長談感想。

什么“新” ?重新認識,追尋本質,科學發展。

(家長參與到學校的改革)

舉例:思維導圖與語文教學


課堂展示

圖片發自簡書App

學生介紹自己的學校。

圖片發自簡書App

白馬湖生態創意園區航拍

學生錄制視頻,在美麗的白馬湖畔你會選擇哪里來建造酒店?

圖片發自簡書App

探·創蒙古包

關于蒙古包你知道什么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蒙古包—圓柱體 而不是長方體

圖片發自簡書App

抗風力,裝得多

(師:請你想想辦法科學說明這兩個優點)

圖片發自簡書App

實物展示

學生紛紛發言說方法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拍照投影到大屏幕 請圖上的學生發言

裝沙子 裝大米

結論:圓柱容積大

圖片發自簡書App

誰的抗風力強?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空氣凈化器前做實驗。

圖片發自簡書App

學生分享心得

圖片發自簡書App

蒙古包的缺點是什么?

1.采光不好

2.安全性差

(小朋友發言:我給***補充一下)

欣賞改良后的蒙古包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推銷建筑。

圖片發自簡書App

討論合作。

分析合作的時候遇到的問題

一組里出現一個人不同意的情況。

該怎么解決?

解決問題后 繼續進行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學生介紹時現場配樂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天多少呀?”

“20元”

“太便宜了!我銀行卡里2000類!”

“那你可以住好幾年!”

“可我還要旅游呢!”

“那你先充卡!”

【仿佛看到了未來的總裁】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小小竹樓頭頂尖

竹樓兩墻采光好

冬天房間暖融融

清新空氣到處跑

【為了推銷用了洪荒之力 一年級的小朋友編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現場投票環節

【高科技!】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家長當主持~

他說:“做為吃瓜群眾,我們很自信。來了這里,我們很享受。這里沒有藍瘦,更沒有香菇。這里的老師都有洪荒之力。家長們更牛,弄了個創意聯盟。取了個比肯德基還牛的名字——“FSC”。”


圖片發自簡書App

鄭巍巍校長講話。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個觀音給滿分!)

圖片發自簡書App

結合西游記講解了白馬湖。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創意城。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的孩子在2030年會成為怎樣的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未來學校的概念。

圖片發自簡書App

課改——核心素養。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好扎實的內容

水滴—貝殼—珍珠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家長主持~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個好 超熱鬧 節日串一串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茉莉花》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Moray指揮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多重唱~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孩子們拼了

爸爸媽媽們也拼了

我還看到有個外婆上臺了



精彩廟會~

楊大大砍價功力了得

原價2貝殼幣1碗

她砍到1貝殼幣2碗!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親自動手冰糖葫蘆!

草莓的好吃~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服裝也很到位!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太有趣了!

小朋友拿著積攢的貝殼幣買文具買吃的

體驗造紙術

現場用菜梗畫扇。

粑粑麻麻都來了

奶奶外婆也來了

超好玩~


感受到打破學科界限的魅力。

感受到“核心素養”

感受到小學即玩校。

感受到玩童的快樂。

“汗水 淚水 血水 藥水”交織的教育要少一點。

快樂多元的教育多一點。

感受到一群教育人的兢兢業業。

不妨想想,2030年,我們教導的孩子會走一條怎樣的路?

基于孩童的可能性暢想教育有無限可能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