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鏈接:https://my.oschina.net/kaige123/blog/1366949
這里邊介紹了一些網絡編程的一些專業知識點的經典概念。
DNS:域名解析,域名解析成ip地址
VPN:個人虛擬專用網絡通道 。在公有網絡上建立專用網絡,進行加密通訊。vpn網關通過對數據包的加密和數據包目標地址的轉換實現遠程訪問
? ? ? ? ? ?相當于第三臺計算機
VPS:虛擬專用服務器。物理服務器分為多個虛擬服務器(vps),每個vps:都可分配獨立公網ip地址,獨立操作系統、實現不同VPS間磁盤空間、內存、CPU資源、進程和系統配置的隔離,為用戶和應用程序模擬出“獨占”使用計算資源的體驗。VPS可以像獨立服務器一樣,重裝操作系統,安裝程序,單獨重啟服務器。說白了就是在服務器上裝了好多個虛擬機,虛擬機之間都是獨立的,然后將這些虛擬機弄個高大上的名字就可以賣出去賺錢了。
集群:多個服務器運行共同服務,當一個服務器不夠用的時候,理所當然進行集群
網站>>>DNS>>>防火墻>>>負載均衡器>>>集群服務。
數據服務器:
數據服務器就是處理數據部分的,它們的數據是同步的,會有一個集群管理器(綜合服務器),用來分配數據給哪個數據服務器處理,所有的管理和調節都在這里進行。
為什么需要集群:
前面也講過當訪問、處理的數據量大的時候,一臺服務器處理不過來,自然就需要進行數據庫集群,集群的數量越多,處理數據就越快。就像一個cpu處理不過來就兩個cpu、三個cup、四個cpu以此類推,當然有錢的話這個數量沒有上限。就像是雇傭工人干活一樣,當一個工人干不完的時候就需要再雇傭多幾個工人幫忙,越多的工人干活就越快,對于每個工人來說的負擔也就越小
負載均衡器:(分配工作的人員)
負載均衡器是用于增加數據吞吐量、加強網絡數據處理能力、提高網絡的靈活性和可用性。它就像一個分配工作的人員一樣,均勻的將工作分配給每個服務器上,讓這些服務器均勻穩定的完成工作
防火墻:
防火墻是一種位于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之間的網絡安全系統。一項信息安全的防護系統,依照特定的規則,允許或是限制傳輸的數據通過。所以主要就是用于防止一些惡意攻擊的,過濾掉一些不安全的數據的。
TCP協議: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傳輸控制協議)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可靠的、基于字節流的傳輸層通信協議,由IETF的RFC 793定義。
因為基于字節流所以又稱為套接字,此協議安全可靠,能夠建立長時間連接,但是傳輸速度較慢,一般適用于登錄界面之類的對速度要求不高對安全性要求高的業務。
UDP協議:
UDP 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簡稱,中文名是用戶數據報文協議,是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開放式系統互聯)
參考模型中一種無連接的傳輸層協議,提供面向事務的簡單不可靠信息傳送服務,IETF RFC 768是UDP的正式規范。UDP在IP報文的協議號是17。
UDP協議全稱是用戶數據報協議,在網絡中它與TCP協議一樣用于處理數據包,是一種無連接的協議。在OSI模型中,在第四層——傳輸層,處于IP協議的上一層。UDP有不提供數據包分組、組裝和不能對數據包進行排序的缺點,也就是說,當報文發送之后,是無法得知其是否安全完整到達的。UDP用來支持那些需要在計算機之間傳輸數據的網絡應用。包括網絡視頻會議系統在內的眾多的客戶/服務器模式的網絡應用都需要使用UDP協議。UDP協議從問世至今已經被使用了很多年,雖然其最初的光彩已經被一些類似協議所掩蓋,但是即使是在今天UDP仍然不失為一項非常實用和可行的網絡傳輸層協議。
與所熟知的TCP(傳輸控制協議)協議一樣,UDP協議直接位于IP(網際協議)協議的頂層。根據OSI(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UDP和TCP都屬于傳輸層協議。UDP協議的主要作用是將網絡數據流量壓縮成數據包的形式。一個典型的數據包就是一個二進制數據的傳輸單位。每一個數據包的前8個字節用來包含報頭信息,剩余字節則用來包含具體的傳輸數據。
所以總結來說,UDP就是較不安全,不能建立連接,但是速度很快快,不過網絡堵塞的時候就會有丟包的情況,而且UDP的包是沒有順序的,UDP適合做游戲、在線視頻、在線直播等對傳輸速度要求高的,安全性要求較小的業務中。
udp 不安全,不能建立連接,速度很快(tcp是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