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一段時間,我母親第一次來歐洲找我旅游,我一路上負責所有的事情,而一句英語都不會的她,離開我一步就會丟失在完全無法溝通的陌生世界里,心驚膽戰,寸步難行。無奈之下,我勸她去學學英語,她卻說,老了,哪有心思去學這些,聽完此話我不禁啞然。
因為從很小的時候,我就一直佩服我母親在“語言上的天賦”,因為她“熱愛念宋詞,能背下來不少,下筆寫文如有神助”,因為她“從前作文在班上屢屢被稱贊”,因為她“字寫得非常漂亮”,更因為對她來說“英語很簡單,因為有語言天賦,隨便就能考很好”。
可現在隨著我逐漸成長,卻發現她寫文章已失去張力,寫詩詞又缺了靈氣,字只能說看得過去,而英語她初中時可能還會幾句,現在對著金發碧眼的外國人也只會結結巴巴地說“XIE XIE NI”——她從前說過的那些她自以為的“天賦”,在現在的我看來只是自我夸耀的空談。
仔細想想,實際上我也是五十步笑百步了,從前總以為自己有什么“繪畫天賦”、“外語天賦”,卻沒有什么實質性的付出,結果繪畫和外語水平就一直在那里停滯不前,所謂的“天賦”也不知道飛去了哪個遠方。
我不否認人確實有天賦,有時你要費十分力氣才能做好的事情,別人可能費七分力氣就能做好了——不過,你看到了那三分省力,看到那七分努力了嗎?你總以為那些大神們都是天賦稟然,你做不到是因為“沒有天賦”,可你真的見過往那里一坐,什么都不看,憑著天賦就能精通幾門外語,畫出幾幅名作的天神嗎?
有時,我們那些所謂的“天賦”,不但并沒有成為現實,還反而成了阻礙學習的絆腳石——自認為“有天賦,因而不需要毅力”,或是“我沒有天賦,所以我做不到”,實際上只是在逃避努力,最終的結局是拒絕進步,固步不前。
你的天賦,如果沒有變成真正的能力,全都是別人眼中的吹牛皮。
02
如何正確地打開天賦。
首先,請將你的天賦,你所愛的東西,你愿意為之付出努力的東西寫下來,使其具體化,給自己在這方面定一個大目標和幾個小目標。有意地收集這方面的資料,聽這方面的講座,做這方面的事,每天都固定把至少一小時的時間用在實現目標身上。
然后——持之以恒。堅持一段時間后,你會發現,你越來越能駕馭你的天賦,實現了越來越多的目標,它們真真正正為你所用,變成了你的能力,而你從前的“牛皮”,現在在你的同事朋友看來,真的是你的“天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