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其實,李白并沒有我們想象得那樣瀟灑?!袄寺髁x”和“謫仙人”這兩個頭銜總讓人覺得李白的人生里是無盡的詩和遠方,可誰的一輩子又能逃避掉眼前的茍且呢?李白也曾不例外。
那一年,賀知章大人和玉真公主兩位為李白轉(zhuǎn)了身,他就走上了仕途。然而仕途并未如他所想,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而是無休止地為皇帝歌功頌德,沒完沒了地應付復雜也黑暗的同僚關(guān)系。李白倦了,“天子呼來不上船”;李白煩了,引足令高力士脫靴,但這樣做的結(jié)果只能是被讒言詆毀,無奈離京,再一次踏上游歷天下之路。
八年后的一天,依然在困頓中的李白與好友岑勛一同來到了在山中隱居修道的元丹丘的居所,三人登高宴飲,縱酒狂歌,作下了這首不朽的詩篇。
孔子指著河中的水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崩畎滓策@樣說。滾滾的黃河水,那樣澎湃,那樣洶涌,卻也只能朝著一個方向,無力回轉(zhuǎn)。正如他鬢角的發(fā),朝夕之間,青絲就變了白頭。他用什么去對抗這時光流逝的痛?唯有酒。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這是李白被迫離京時發(fā)出的憤懣與哀嘆。是啊,“自言管葛竟誰許”,李白堅信自己的才華可以與管仲、諸葛亮相較,但卻沒有像管仲、諸葛亮那樣得一位明主的賞識。理想的破滅讓他看破一切“鐘鼓饌玉”,讓他理解一切不得志的“古來圣賢”。他用什么去抵擋這樣的孤獨與苦悶?唯有酒。
陳王曹植又何嘗不是另一個李白。當年的曹植,才高八斗之能,視死如歸之勢,卻空有一身利器,只得在政治上受盡曹丕的打壓,郁郁不得志而終。同為愛酒之人,李白在這樣一番境地里,怎么不想起他?他用什么與遙遠的知音惺惺相惜?唯有酒。
酒是李白的麻醉藥,在無盡痛楚時給他以安慰。但酒也是李白的興奮劑,總有一杯酒能讓他藐視困苦,直掛云帆。只要有酒在,就沒有什么能擊垮李白。
京城期間的種種讓李白失意了那么久,對人生懷疑,對政治失望,然而一飲而下的杯酒又讓他重新拾回了自信。凌駕萬物的“天”,獨一無二的“我”,空前曠世的“才”,又何嘗無用武之地?從“曩者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萬”到“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錢在李白眼里,終是沒有酒貴的。因為酒能帶給他的豪邁與瀟灑,錢買不到。
李白到底還是李白,就算有眼前的茍且,也終究敵不過他心中的詩與遠方??v使有千般困苦、萬般無奈,我想李白也會笑著說:“來來來,干了這杯,還有三杯;干了這三杯,還有三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