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說要一顆糖,而你給了兩顆,后來怎么樣了?
-1-
友說想你了,要一起吃飯,結果你屁顛屁顛地帶著還未痊愈的身體回來。
請吃飯,買單。
在網絡里你們有聊不完的話,而在飯桌上友一直低頭玩手機,場面一度冷清。
你問她是不是心情不好?
她一臉硬氣,說沒有。
你嘎然而止。
所以你只能跟另一位好友訴諸衷腸,眼里的光漸漸黯淡下去。
因為想念這里的人與事,你再次回到了那個狹小的集體宿舍。
客廳里的她們說說笑笑,聊天的內容你絲毫沒聽過。在寢室里的你,只能獨自面對墻壁。
有些事情,終究還是會不一樣。
認床的緣故,你無時無刻不在想念的床鋪,躺在上面,徹夜未眠。
友在床上用方言對著電話那頭喋喋不休地講著,言語激動間,簡直要跳起來。
那個場景很刺耳,說不好聽,就像是潑婦罵街。
個性安靜的你,接受不了當前的聒噪,趕緊塞上耳機,任憑歌聲在耳中馳騁。
原來曾經的陌生到熟悉,再從熟悉到如今的陌生,一切不過是一夜之間。
第二天,你收拾好行囊,離開那個你腦海里出現了無數次的場景,離開那個你日思夜想的人,悄無聲息地,倔強地不回頭。
那個陪伴了你532天,一起出差,一起游玩,一起經歷起起落落的好友,再也不是原來的那個人。
一切都是你以為,你認為,殊不知許多事情都在悄無聲息變化著。
世上唯一不變的事便是變。
再怎么樣,不是同路人,終究成陌路。
友曾說過,她自己屬于沒心沒肺的那種人,離別何須傷感。
于是乎,每每有要好的同事離開,一笑淡之,轉身繼續生活。似乎從前種種,相識一場不過是同行的旅客,到了站各奔東西,再無掛念,連那用力的擁抱及揮手告別都顯得費勁。
對于你而言,每段友情都真真切切付出,掏心掏肺,你恨不得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對方,仿佛這樣才心安理得。離別的眼淚恰恰說明了你的全情投入,在你看來,天空是灰暗陰沉的,有好些日子陽光是投射不進來的。
你就是這樣的人,寧愿不要愛情,也不愿辜負友情。
-2-
當然,你的好,總有人看在眼里。
高中一朋友始終記得你的好,多次提及你才發現當初自己的無心之舉原來溫暖了對方,以至于被感激至今。
一切是個性使然。
沒人說這種性格多好,也沒有人會無聊去說它多糟糕,而你也就不溫不火地過著日子。
還記得大學的心理學嗎?有一節是講到孩童的需要經常被批評,被刻意延遲滿足。成年后可能會走向兩個極端:一是溝壑難填,再多的物質也彌補不愛的空洞;而另一個就是壓抑的老好人,很難拒絕別人,在人際關系中經常只付出,不索取,老是吃虧。
你忽而想到,然后很容易對號入坐。
你無奈地嘆了口氣,我能怎么辦呢?
其實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心中住著一個自卑的自我。害怕失去別人的目光,所以努力討好。
而這一切都源于你渴望被關注,渴望被看見。
但是,你可曾真切看見過自己?可曾看見那個瘦小卑微的自己?是否明白自己存在的意義不是為他人而活著?你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嗎?
跟過去那個卑微的自己告別,雖然很痛,有如刺芒在背,心底里滲出的血是為了更好地綻放。
告別,只是第一步。
-3-
關于友情也會有灰飛煙滅的時候。
江歌案件鬧得沸沸揚揚,一直備受社會關注。故事源于朋友間的收留,止于朋友間的信任,最終以悲劇收場。一個是為了朋友飛蛾撲火,義不容辭,最終命送黃泉;而另一個為了生存,為了小我,緊緊關閉房門,不敢一起面對。
當劉鑫關上門的那一刻,橫亙在她們之間的何止是一扇門,彼此的聯結已斷,情誼轟然倒塌。
此刻的友情是最不值錢,也是最悲催的。
在友情里過度付出的人居然落得如此下場,該哭吧,為這可憐善良的人兒。
在無數個夜晚,你也曾經失望,低落,甚至心寒。在漫長的友情歲月里,你非但沒有自信陽光,反而低聲下氣。
什么時候能收收你可怕的自卑心,長長腦子,不要再一味付出,那些輕而易舉踐踏你好意的實在不值得,也終將深深地刺傷你。
真正的友情不是一個人托著一個人,而是兩個人平等地前行,心中有彼此。
忘掉那個曾經在友情中卑微的自己,跟過去揮手告別,愛自己才能更好愛別人,你值得擁有更好,理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