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書,因為那里藏著我的人生
閆 妍
? ? ? ?如果有人問我,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是什么。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閱讀。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的好處就是從小就有大把的時間獨自相處,當玩膩了洋娃娃、小汽車之后,開始對連環畫、童話書開始感興趣。因此,喜歡書是從小時候起就培養成的習慣。大學畢業后我憑著直覺選擇了出版行業,成了一名文字編輯。
喜歡書與做書的距離有多遠
? ? ? ?喜歡書到做書的差距有多大?這兩者的相連需要一份熱愛和一種專業的態度。初入職場的我拿到的稿子都是普遍較簡單的育兒類、親子類稿件。這類稿件的特點是語言簡單易懂,書中所附案例和插圖很生活化,并不要求編輯掌握多么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知識儲備量。但是,我必須將自己置身于一個與讀書對象相符的環境當中,對稿件中知識點的保留或刪除必須以是否真的對讀者有幫助、是否真的適合當下的教育環境為準則。同時,指導我的老師告訴我,作為一名合格的編輯,在加工過程中應當跳出圖書,眼睛看到的應該是文字和句子,而不僅僅是內容,否則很容易被內容帶跑偏,造成當局者迷的困境,從而找不出書中的硬傷。既不能不關注內容,又不能只關注內容,因此我便嘗試對這兩種方法——“一進一出”進行配合。我逐漸發現這種編輯觀不僅適用于我當前所看的這類書稿,而且是我作為編輯必須時時牢記的一條重要法則。
? ? ? ?按照這種方法的指引,我意識到自己已經找到了編輯的“入門方法”。
文字要信、達、雅
? ? ? ?那時我還是個實習生,有一天,副主編把我叫到辦公室,她扔給我一沓雜志,接著又拋過來一句話:“小閆,英語咋樣?”我接過書稿,一看封面,是一套英文漫畫雜志。我小聲地說:“還可以吧。”“那就交給你了,全部翻譯出來,兩周后交給我。”說完,副主編就開始低頭看稿了。
? ? ? ?我在回辦公室的路上翻開雜志看了兩眼,這是一套關于各種新式武器的漫畫雜志,全書文字并不是很多,單詞看起來也并不難。有句話叫出生牛犢不怕虎,我心里大概有了個底之后,就下定了決心:保證完成任務!
? ? ? ?兩周過后,我把書稿和翻譯的文字稿交給了副主編。沒過一會兒,就被副主編傳喚了。副主編的辦公桌上攤著那份稿件,上面密密麻麻地貼滿了黃色的便利貼。副主編是個有氣質極了的中年女人,她抬起頭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老花鏡,問道:“如何確保你的翻譯和原文無二?”我想了想,回答道:“依據原文翻譯,不亂用詞匯,不亂改原文意思吧。”“對,你說得對,但是不夠全面。”她一邊說話,一遍用手中的筆在紙上寫了大大的三個字——“信”“達”“雅”。
? ? ? 那個下午,我又在編輯的道路上跨出了一大步。
? ? ? ?“信”“達”“雅”是由我國清末新興啟蒙思想家嚴復提出的,他在《天演論》中的“譯例言”講到:“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
? ? ? ?“信”指意義不悖原文,即譯文要準確,不偏離,不遺漏,也不要隨意增減意思;“達”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譯文通順明白;“雅”則指譯文時選用的詞語要得體,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簡明優雅。一般來說,前兩者很容易做到,最后的“雅”才正是考驗一個編輯功力深淺的標桿。
? ? ? ?有人會問,編輯這么會翻譯,那還要翻譯家做什么?在我眼里,翻譯家是編輯的最高境界。雖然并不要求每一個編輯都必須擁有翻譯家的水準,但是作為編輯,應該有自己的職業準則,應該時時刻刻用更高的目標來激勵自己。行業內戲稱編輯都是雜家,說通俗點就是編輯肚子里就是個雜貨鋪。這就要求了編輯掌握的知識面必須廣而又廣,用“上曉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 ? ? ?我一直記得那天下午副主編對我說過的話,這也是我工作期間收獲的又一次珍貴的經歷。
我眼中的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
? ? ? ?出版是什么?是從作者手中拿過書稿,經過編輯和設計處理,再復制、發行這樣一個簡單的過程。但是這個過程的完成又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出版的核心任務是傳遞信息給公眾。傳遞什么樣的信息?如何傳遞?這是兩個主要問題。
? ? ? ?首先,選擇信息的過程需要資深的專業人員討論完成。這個信息包含著主觀與客觀的反映,可能是社會潮流產生的信息,也可能是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隊想要表達的某種具有代表性和獨特性的觀點。那么選擇的標準是什么,這就要求編輯要有獨特的眼光。
? ? ? ?其次,我想著重談談對傳遞方式的看法。在目前互聯網崛起的情勢下,越來越多的傳播方式和載體出現,比如自媒體的走紅、電子書的發展。這一切引發了出版行業的個別恐慌現象,人們開始討論——紙媒會消失嗎?有人極度倡導電子書,有人畏懼紙質書的銷量縮水。但是,揭開現象的表皮,人們忽略了的是出版的本質。
? ? ? ?出版和出書不同,出版在于傳遞信息,而出書只是傳遞信息的一種方法。執著于紙媒的人往往走入了舍大求小的誤區,如果執著在書這個形式上,那么我們就會失去接觸其他更有效率的增長知識的途徑,而在這個時代,效率的高低是一個人那么能否迅速成長的關鍵所在。
? ? ? ?出版業需要的是內容!內容!內容!只要這些內容有趣、有用,那么展現方式是否一定是紙又有什么關系呢?
? ? ? ?讀稻盛和夫的書時,我對一句話記憶猶新——“人生·工作的結果 = 思維方式(人格·理念)*努力(熱情)*能力。”愿做書人永保熱情與努力,時刻用銳利的眼光發掘這個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