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評《調(diào)音師》阿德里安的人物形象
? ? ? ?帶著面具的人類在毫無威脅的弱者面前可以百分信任卸下防備,我們做著各種掩耳盜鈴的舉動卻自認為高明。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人扮演著和調(diào)音師一樣的角色。一個沒有結(jié)局只會逃避的人。
? ? ?《調(diào)音師》也許是我看過最扣人心弦的一部電影,短短的13分鐘,卻足以給人內(nèi)心極大的震撼和滿足懸疑驚悚的體驗。影片講述了阿德里安在伯恩斯坦鋼琴大賽上由于過度緊張而發(fā)揮失常。萬念俱灰的阿德里安像從高樓大廈墜落一樣,整個人死寂般沉默。但是后來的他又活了。他成了一名鋼琴調(diào)音師,他偽裝成盲人,利用大眾的同情心來親近、接近他的客戶,以此來贏得顧客對他的贊賞和信任。在一次的外出調(diào)琴時,他無意間撞上了一起謀殺案,由此被卷入了危險當中……
? ? ? 調(diào)音師阿德里安對自己富有自信。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出調(diào)音師阿德里安對于自己扮演盲人這件事是富有自信的,他相信自己所表演的“自己”沒有任何破綻。影片的中有一句話:“我被認作是天才,我也以為自己前途無量。”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阿德里安對自己的自信,他認為他可以做到別人所認為他能行的事情。可是他卻因為過度的緊張導致了自己的失敗,不敢正面的去面對自己的失敗,而是選擇像縮頭烏龜一樣窩在家里,被失敗的惡魔所折磨,從而掉進萬丈深淵。當我們繼續(xù)跟著影片邁進步伐時,我們可以看到他和他老板的談話,當他老板要求他解釋盲人事件時,他舉了莫臥兒帝國的皇帝殺死了建筑師的妻子,要求建筑師為皇帝的妻子建墳墓的故事。故事結(jié)束后他說人們總認為失去會令人更敏感,他利用人們對他的信任和這一份敏感來獲取他所需要的。這在外在沖突上造就了阿德里安對自己的自居作用,借此來掩飾自身的不足。換句話說,他在逃避,逃避他的失敗。
? ? ? 調(diào)音師阿德里安不敢正視自己的失敗。影片中多處說到阿德里安雖然扮演著一個盲人,可是他在生活中卻不是處處都“盲”。從他在路旁等待紅綠燈時,看到綠燈他會問老太太需要他扶她過馬路嗎?他在客戶門口按門鈴時,客戶并沒有及時過來開門,他低頭理了理自己的衣袖,掏出日程表來看。一個盲人需要在意自己的衣著是否有皺褶么?一個盲人需要一本日程表來告訴他所要調(diào)琴的客戶單子嗎?在他進入婦人家里后,婦人讓他坐下時刻意推了他一下,也并沒有告訴他鋼琴就在那,他卻往鋼琴上倒。這些就足以說明阿德里安并不是處處都在扮演著盲人這個角色,他只是利用這個角色來掩飾自己的失敗。逃避周遭對他的看法。
? ? ? 調(diào)音師阿德里安不敢面對現(xiàn)實。他進入婦人家里,無意間撞上了一起謀殺案,他顯得驚惶失措,可他還是繼續(xù)扮演著一個盲人。從婦人讓他脫下衣服拿掉眼鏡開始,夫人便有點懷疑他了,可他卻還是堅持留了下來,不停地告訴自己,催眠自己:“我只是個盲人……我穿好衣服,調(diào)好琴,我就可以離開了……”而導演在這個時刻卻運用了一個搖鏡頭,讓我們在注意他言辭的時候還看到婦人在廁所里拿著他的衣服翻找著。當婦人拿著釘子槍站在他身后時,他還是不停的在重復著他是個盲人,是盲人就不應該轉(zhuǎn)頭。在這里是內(nèi)在沖突,脫下的衣服和婦人造成了他心理上的不安,卻也是他逃避、不敢正面面對自己失敗的現(xiàn)實的一種殘忍回報。
? ? ? ?生活造就了很多人,可以是一個失敗的鋼琴家變成一個成功的調(diào)琴師;也可以是一個正常的人類變成一個“偽瞎子”。但生活不僅僅是造就。它還可以將人從云端拉入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