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孩子外出歸來發現母親在中午12點多給我打過電話,響鈴45秒。這時才記起自己已經兩周沒有給家里打過電話了。回撥過去,母親說,今天是周六吧,不上班吧?我說今天是周六,不上班。母親接著說,你爸這兩天老是念著你上周沒打電話,讓我給你打個電話問問。我說,你跟我爸放心吧,我好著呢,你們別操我的心哈。母親說,我就知道你沒事,都是你爸老不放心你,說你性子直,脾氣爆,這么長時間不打電話怕是又跟家里鬧矛盾了。(其實我知道哪里是我爸,明明一直就是你不放心)我說,你叫我爸別擔心我,我沒跟家里生氣。后來母親又跟我話了些家常,直到我兒子過來說要小便,母親聽到了連忙讓我去照顧小孩,掛掉了電話。
翻了下手機通話記錄,發現自己往家里打電話的頻率保持在一周一次,基本上都是在周六或周日,但是具體時間點不定。同時發現家里(每次都是母親)給我打電話的時間點卻比較固定,一般都是周六或周日的夜晚7點左右,也有例外,如果是在工作日,都是在12點多點,并且這個時間打的電話時間都不長,從不超過5分鐘。
我基本一周一次的電話越來越像例行公事,自從結了婚有了孩子,尤其是生了二胎后,每天的生活像打仗,上班,下了班帶孩子,家庭生活雞飛狗跳,加上最近又轉行換了工作,講真,有時候是真的忘記或不想給家里打電話,心想著反正又沒什么事情。
母親給我打電話的時間點其實都是我“規定”的,記得以前有次母親夜里8點多給我打電話我當時沒接到,后來給她回電話時解釋說,8點多我已經陪孩子睡下了,有時候會接不到電話,以后夜里7點左右打吧。后來,母親若是夜里打電話給我基本都是在這個時間點。說到中午12點這個時間,我有些愧疚,母親很少會在我工作期間給打電話給我除非有特別緊急的事。有一天上午10點多,我正在跟客戶開電話會議,手機一直響,拿起來一看是母親,掛掉又想,反反復復掛掉四五次母親才沒有再打來。那天的會議特別長,會議結束時已經是12點多,趕緊給母親回電話,原來那天是周四,是在縣城寄宿制學校上學的侄子回家的日子,侄子一大早在學校給她打電話說10點坐車到鎮上讓她去鎮上接。母親9點就從家里出發,等到10點多快11點還沒接到,侄子年齡小,雖然已經有過獨自從學校坐車回家的經歷,但是母親仍然擔心他會出什么意外。母親不識字,又記不住老師的電話,但我的電話是記得的,所以才在情急之下給我電話。在我三番五次地拒接她的電話時,母親該是很著急而無助的吧。給母親回電話時,母親說已經接到侄子了,剛剛下車。母親的語音受里可能是終于安全接到侄子的緣故顯得有些雀躍,似乎完全沒有到我屢次拒接電話的影響。跟她解釋剛才在開會沒法接電話,她說,我就知道你肯定是在忙。隨后,母親有些自責的問,沒耽誤你上班吧?我說,沒有,我又沒接,沒耽誤。母親這才放心。然后,我告訴母親,以后要是周一到周五打電話給我,就在中午12點左右打吧,我有空。
事后想想,當時定的這個時間點真的很自私。萬一母親在有急事怎么辦,非要等到12點?然而,即使是12點,譬如今天,沒有上班,我依然沒能及時接到母親的電話啊。可是母親記住了我“規定”的時間,一直在這兩個時間點給我打電話,期間,不知道她按捺住了多少次給我打電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