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朋友圈的砍柴人和放羊人系列刷屏了。這個故事在轉發(fā)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種觀點:請放棄無效的社交。你有沒有想過,砍柴人真的是在做無效的交流嗎?就只是在單純的聊天嗎?你有沒有多一點思考呢?就像你閱讀一樣,就只是隨便看看嗎?
這個故事只有中間一部分,沒有頭沒有尾,所以大家都只是被引導了。如果要正確分析這幅圖的含義,需要從不同的角度看,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大家看似砍柴人沒有得到什么,一天的聊天讓砍柴人空手而歸,只是做了放羊人的陪聊嗎?但是如果換個角度看看,把砍柴人設定為一個聰明的人,有以下幾種觀點:
1、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閑聊了一天。表面上他一無所獲,但是如果故事是這樣的,砍柴人在一個山頭砍了N天的柴了,此山頭的柴已經(jīng)全部被砍完了,他又怕別的山頭不一定有他想要的柴,他要想不空跑一趟,又能砍到很多柴,他就得有足夠的信息,所以和放羊人聊天,知道了哪個山上的柴多,路好走,有了足夠信息,第二就可以滿滿的收獲回家。這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在做事之前先看清自己所需,在交流中要善于傾聽,用心思考的人,往往別人的信息會助自己一臂之力,每一個人都有學習的地方。
2、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閑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飽了,但他還是那個放羊人。而你從他口中得知,最近酒樓烤羊的生意很火爆,而烤羊的木柴很講究,供不應求,于是你不再砍柴繼續(xù)原來的那種砍柴,而是改成專門開發(fā)砍伐烤羊專用柴,后來又雇了些人來種植和砍柴,通過經(jīng)常與放羊人溝通,了解需求關系的變化,最后在木柴期貨市場稱霸天下。而他的兒子剛好接替他成為下一代放羊人。
你眼中的無效社交,也許是因為你沒有看到他人眼里的世界。用有創(chuàng)造力的思維去聊天,就改變自己的生活。
3.聽放羊的聊了一天,沒有砍到柴。但是通過聊天對放羊有所領悟,第二天把以前砍的柴賣了,買了幾只小羊羔,第三天一邊砍柴,一邊放羊,N年過后,砍柴人雇傭了他人放羊,雇傭了他人砍柴。
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積極的行動去實現(xiàn),去創(chuàng)造自己的一片天地。
砍柴人和放羊人聊天,那你知道他們聊了什么嗎?如果沒有吸引力的聊天內容,也不會是一天的時間。所以,聊天內容也決定了此次交流有沒有價值,也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態(tài)度。
1.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你學會了放羊技巧,原來羊是這么放的,他學會了砍柴技能,原來柴要這樣砍。
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肋h保持空杯的狀態(tài)去學習,達到最好的自己。
2.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決定把他的羊跟你的柴交換,于是你有了羊,他也有了柴。
等價交換,不要看不起任何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3.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把他買羊的客戶介紹給了你,你把你買柴的客戶介紹給了他,于是各自的生意越做越大。
資源整合很重要,讓雙方越來越龐大。
4.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你們決定合作一起開個烤全羊的店,你的柴烤出來的羊很美味,他的羊是純天然的,幾年后,你們的生意就越來越紅火了。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有價值的聊天才是成長的基礎。
看了這么多有趣的觀點,你還有沒有進一步的思考呢?其實這個圖片告訴我們這樣的基本觀點:
首先,不管做什么事,我們都必須認請自己的角色定位。
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這樣才會去朝這個方向努力。放羊人是在羊吃草時閑著,這就是他的工作決定的;砍柴人的是砍柴,如果坐下來與人閑聊是不務正業(yè),沒有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就是沒有認清自己的角色定位。還有他坐下來陪著人家聊天,反到是浪費了砍柴的寶貴時間。因為你的時間用來聊天了,沒有看到柴,而人家的羊一天中閑散的已經(jīng)吃飽了,放羊人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也得到了財富。可是他就是有再多的財富,也不可能分點給陪他聊天的砍柴人的的。故而砍柴人是不能這樣做的。因為這樣就耽誤了自己。
同樣,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我們要時刻認清自己的處境,看清自己的角色,清楚自己的未來,并為之去努力,就像昨天刷爆朋友圈的王健林董事長的一句話:先定個小目標,規(guī)劃自己的時間,慢慢來,總會實現(xiàn)。
其次,要記得在該努力的時間不荒廢青春。
放羊人的職責是讓羊能自由地吃草,他的工作性質就決定了他本身就比較閑散,看似沒事,實則在工作。而砍柴人不一樣。工作性質需要你去兢兢業(yè)業(yè),否則就沒有收入,如果他放下工作,與放羊人閑聊,不光沒有收入,更是荒廢了自己的美好時間。
我們在平時的閱讀中,也只是隨便看看嗎?有沒有帶著一種問題,帶著思考去閱讀,看完之后有沒有做簡單的記錄整理呢?閱讀的目的也是為提高自己,只有為閱讀做準備,去動手記錄自己的感悟,這樣才會有提高,所以,清楚自己的需要,不荒廢時間的去努力提升,我們就會看見不一樣的自己。
其實,說到底,對于任何事情的認識,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用不同的心態(tài)去面對,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工作只是決定了你的努力方向,但更重要的決定因素是自己的視角和態(tài)度。
最后借用王健林的那句話來鼓勵大家積極向上: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如先掙它一個億,(本意是說:把目標放大,因為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規(guī)劃三年呢還是五年呢,達到再做下一個目標。我們現(xiàn)在不管處在什么位置,要為自己的未來而努力,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