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是一年生植物,清明前后,點瓜種豆的時分,母親也就會把花生種起來。先將土挖松成一片,然后成規律的打坑,一行好了之后,再打下一行。我啥也干不了,便只有去抓螞蟻玩兒。挖好坑之后,則是要種花生了。媽媽讓我一個坑里要種兩顆,一顆顆均勻的種子,像一粒粒白色的胖子。有時候破了皮,媽媽則是說要讓它丟棄,我心疼,便直接塞在嘴里,生花生甜甜的潤潤的,很好吃。媽媽很生氣,讓我不要吃了。說是吃了,花生便不發芽了。我很奇怪,為什么種東西的時候,都不要吃它的種子呢?難道讓種子看見了會心疼?之前羅家大伯種菜籽的時候,也不要讓我吃瓜子。
過幾天便破土發芽,冒出嫩綠的小腦袋,植物的力量還真是神奇,任憑艱難困苦,都要將頭頂上的土坷垃頂開。再施一次一肥,小苗便茁健成長了。小的時候還要防小鳥小雞,等到一定大的時候,雞在里面吃蟲子都不怕。花生的葉子是粗糙的,是干硬的,是十字的圓形的葉子,等到夏天,會在根底下冒出黃色的花來。等到秋天,便是成熟了。
花生的種類也有很多種,有的是并排兩顆胖子,有的是并排兩顆胖子,改良品種甚至是有六、七顆的。從顏色上分,有紅皮的,也有淡褐色的皮的。而我最喜歡吃的,卻是家鄉的土品種,只有兩顆的淡褐色皮的。
花生的吃法也有很多種,有生吃,容易膩,更多的是炒著吃,如果是空炒著的話容易將花生外殼燒焦。想個什么辦法呢?比如可以在鍋子里放一些干凈的河砂或是小米。后來一直想不出道理,為什么放了沙子去炒就不會燒了呢?現在想想,大約因為花生是不規則的,花生與花生之間有空隙,且是要接觸到鍋底的時候是不平的。所以容易燒焦,而沙子填塞空間,則會將熱量均勻。大人最喜歡的吃法是將花生剝了殼,然后加油加鹽,變成炒花生米,花生米是極好的一道下酒菜。我小時候則是獨喜歡吃烤花生,將火烤得旺旺的,扔進去一個,“啪”,急火烤熟,還帶著花生油的香味,當然此種作法是浪費的多。
在武漢吃的是一種蒸花生,小吃店鋪,下面是蒸的紅薯玉米,上面熱氣氤氳,便是鋪了一層花生,名曰“蒸花生”,好吃趕得上花生剛從土里挖出來。我家里有一臺澳斯威爾蒸烤爐,過年時節從老家帶來了許多花生,怎么樣吃呢?最便潔的還是這個蒸花生,只在蒸烤爐內鋪上一層,將蒸汽開到最大,是熟了最快的方式,香氣繚繞,干爽而又潔凈。
花生有諸多功用,壓榨一下,則是很好的食用油。說到花生,又聽一位網友講,他們當地有種小吃,是裹了面皮去油炸,我想,如果沒有油炸怎么辦,沒想到,用烤箱烤卻也是一樣的好。
吃貨關注者(chihuoguanzhuzhe)長按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