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很久沒有因為看一部電影,而心血來潮想點寫什么了。不過理由很了然,在光影的復雜作用下一定有某些點觸動了自己。想在這里插句《V字仇殺隊》里的一句話:藝術喜歡用謊言揭露真實,政治喜歡用謊言掩蓋真相。的確,這就是我一直喜歡看電影的一個原因。因為在這個混沌復雜的物質世界,周圍的聲音有時過于噪雜了,我們看見的不見得是真相,感受到的也不見得就是真實,觸摸到的也不一定是永恒的溫暖,世界每分每秒都在發生著細微的變化。人生太漫長,我們在其中做出的每個抉擇,都有可能像“蝴蝶效應”一樣,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軌跡。
? ? ? 其實好多時候我都不是特別清楚我處于怎樣的狀態,我想也許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孤獨感。那種孤獨感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也無法將我們抽離出來。只是有的人學會了平衡或者說學會了和多出的孤獨感相處。我們最初都是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最終大家也會很公平的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我以前總是想人活著是為了什么?呵呵,這個問題貌似太艱深太晦澀了。或者此類問題都是貌似無解又或者有很多解答的問題。這其實就是我們的生活,無時不刻的都充斥著對生命的迷惑。
? ? ? ? 就如《超脫》貌似無解的劇情一樣,這是繼“黑暗中的舞者”之后,看到的又一部氛圍略感壓抑的電影。一群被標上“不良少年”的公立學校的學生,他們不是真的壞,他們只是共同的做著同一件事:在渾濁不堪的世風日下的社會中,在自己所理解的價值觀之下盡力維護著自己的小角落,同時生硬得在與社會互動的路上架起了一道阻礙成長的高墻。
? ? ? ? 我想我們也有那么一段那樣的叛逆期,拒絕接受,只知捍衛自己世界的階段。那個眼神總是飄渺有時還略帶空洞,內心敏感善良,對各種靈魂的需求覺察很敏銳的代課老師,看似似乎分離的靈魂和軀體。在眼睜睜得看著一個個需要救贖的靈魂緩慢的在自己眼前支離破碎的時候,那是多么難以承受的壓抑?他知道他們不是真的壞,每當那些孩子接收到被理解的信號,眼里就會開始閃耀,仿佛干涸的土地被重新注入新生的驚喜光芒,從此毫無保留以發送信號波的對象為精神寄托。靈魂在那一刻一下子拉近了彼此,可是作為一個代課老師,他的能力是渺小的。自殺女學生的死,是警醒他的最后一擊——為什么要拒人于千里之外,為什么不用自己容易與學生進行溝通的天賦挽救哪怕一個小生命?
? ? ? 最后,他面對空無的教室,為想象中的孩子們上了一堂關于如何從孤獨中將自己拯救的課——要閱讀、學習,以抵御世界上各種各樣負面信息對我們產生的不良影響,維護自我人格的完整,不斷完善自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
? ? ? 這節課讓所有暴虐的孩子都安靜了下來,我想這就是一個超脫靈魂的人該有的力量。所以我理解了最后那個擁抱,那是種繼續下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