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人類永恒的話題,人類的成長也離不開圖書的滋養(yǎng),那么問題來了,對于讀書,我們應(yīng)該是以一個什么樣的態(tài)度來讀呢?
是要沐浴熏香之后,莊重的開始嗎?
是要視之為瑰寶,字字不落的背誦下來嗎?
還是要隨手扯過,找到自己需要的讀完之后就扔掉呢?
我們究竟應(yīng)該怎么讀書呢?
老實說,我曾問過很多人,得到的答案只是讓我似懂非懂。
都告訴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
可是,我真正迷惑的是,我不知道什么樣的讀書方法才是最適合我的啊?
于是,他們就告訴,你先去讀書啊,大量的讀,讀完你就知道了。
可是,我應(yīng)該是以什么方式讀書呢?先去讀書啊,讀過之后你就知道了
似乎陷入了僵局,摸不清頭尾了。似乎只有嘗試才是最好的方法,你不知道什么最適合,但你知道什么不適合,當(dāng)你把所有方法都試過之后,估計你也就有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方法。
所有的疑問,其實就是讀書少。
其實,之前我有過一段時間,感覺自己什么都不會,什么都是似懂非懂,略知一二,但也緊緊局限于那一二罷了,再多就不會了。
這讓我感覺很惶恐,那是一種仿佛被整個世界拋棄了的感覺,你既然什么都不會,那你也就沒有什么用了,這個社會也不需要你了,你可以死了。
就是這種感覺,籠罩了我很長時間,我的情緒也一直很低落,干什么都提不起勁兒來,一陣陣絕望一直在我身邊彌漫。
后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最終影響了我,我突然間就走了出來,開始學(xué)習(xí),也許堅持不了多久就會沒有學(xué)習(xí)動力,但我已不再絕望,我不知道從哪里獲得了勇氣,敢于去面對這個迷茫的世界。也許是讀書,也許是音樂,也許是一場電影,誰知道呢,既然已經(jīng)有了答案,誰還會去在乎過程呢,畢竟那不是什么愉快的體驗,誰都不想經(jīng)歷第二遍。
讀書這種事,沒人能真正的幫助到你,只有自己能幫助自己,當(dāng)你無事可做的時候,不如去讀書吧,不管讀什么,只要能讓你感到快樂,起碼這個時間就沒有白白度過,至于是否有用?誰在意呢?什么是有用的書?誰又能說服誰呢?同是讀書人,各自有品位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