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求頭
Accept:客戶機通過這個頭,告訴服務器,它支持哪些數據類型
Accept-Charset::客戶機通過這個頭,告訴服務器,它支持的編碼
Accept-Encoding: 客戶機通過這個頭,告訴服務器,支持哪種數據壓縮格式
Accept-Language: 客戶機采用的是哪個語言
Host:客戶機通過這個頭,告訴服務器,想訪問服務器哪臺主機
If-Modified-Since:客戶機通過這個頭,告訴服務器,數據緩存的時間
Referer:客戶機通過這個頭,告訴服務器,客戶機是從哪個頁面來的(防盜鏈)
User-Agent: 說明客戶機操作系統信息,以及瀏覽器信息
Cookie:客戶機通過這個頭,可以帶點數據給服務器
Connection
響應頭
Location:服務器通過這個頭告訴瀏覽器去訪問哪個頁面,這個頭通常配合302狀態碼使用
Content-Encoding: 服務器通過這個頭告訴瀏覽器,回送的數據采用的壓縮格式
Content-Length:? 服務器通過這個頭告訴瀏覽器,回送的數據的大小
Content-Type: 服務器通過這個頭告訴瀏覽器,回送數據的類型
Last-Modified: 服務器通過這個頭告訴瀏覽器,資源的最后修改時間
Refresh:服務器通過這個頭告訴瀏覽器,定時刷新網頁
Content-Disposition: attachment; filename=aaa.zip:服務器通過這個頭告訴瀏覽器,以下載方式打開數據
ETag: W/"7777-1242234904000":緩存相關的頭,為每一個資源配一個唯一的編號
Expires: 0
Cache-Control: no-cache
Pragma: no-cache?? 這三個頭組合使用,讓瀏覽器不要緩存數據
一般情況下我經常使用range參數和user-agent cookie等,用于下載 存儲cookie信息、 客戶端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