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了,是先入為主的成見讓你心存恐懼”——《寫出我心》娜塔莉
想寫又不敢寫,想寫又沒有方法的,《寫出我心》這本書可以幫到你。
以下為我的閱讀筆記分享:
寫出我心閱讀筆記
初寫者的心、筆和紙
用書寫流暢的筆,價格不要太昂貴;用便宜的活頁筆記本,大小不拘;也可以嘗試使用電腦和錄音機,或者創新的使用大的繪圖紙。慎選工具,但不必小心翼翼,
不要本末倒置,選擇工具的時間還多余自己的寫作的時間。
初始的意念
寫作練習的基本單位是定時練習。(無論自己選擇的時間有多長,都必須遵守,并寫完那個時間段)
手應當不停的寫;
不要刪除;
別擔心拼錯字、標點符號和文法;
放松控制;
別思考,別想著合乎邏輯;
直搗要害。
把寫作當練習
越常聯系,表現越佳。
盡量不要對自己有所期待。給自己練習的空間,沒有目的,痛快的寫。
寫作練習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學會信賴自己的心靈和身體,并培養耐性和不具備侵略性的態度。
別停止寫作練習。
堆肥
不斷挖掘你生命里的有機細節,直到有些細節從雜亂無章的思緒垃圾堆里篩下來,落到堅實的黑土上。
藝術的穩定性
一旦你開始直接了當的抒發心聲,你就的做好準備接受接下來五年時間里,你寫出來的都是自己心靈的垃圾。
必須正視自己惰性、沒有安全感、自怨自艾以及深恐自己沒啥值得好說的那種心態。
你面對一切,不逃之夭夭,就會感覺自己逐漸擁有藝術的穩定性。如果你不害怕自己內在的聲音也就不畏懼別人對你的批評了。
列張寫作練習的題目表
在筆記本里留下一頁,一想到什么寫作的構想或者題目就寫在這一頁上。下回當你準備寫作時,就可以隨便抓個題目來寫。
列表使你更留心生活并讓你加速啟動寫作。
參考題目列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打豆腐
“說話時便說話、行走時便行走、死亡時便死亡”
給自己內心不同的聲音在筆記本上發言的機會(5-10分鐘);
想出辦法讓自己動筆,別讓自己同內疚、控訴以及暴力的威脅做戰斗。
找到自己的驅策動力。不妨使出各種無傷大雅的小伎倆,只是別讓自己陷入無止境的罪惡感、逃避和壓力的惡性循環里。該寫的時候到了就寫吧!
煩人的編輯
“衣服終究會曬干、遠方的某個人、會把它疊好并收進屋里”
創作時應該講創作者和編輯,及內部檢查員分開。以享受呼吸、探索、自由表達的內部空間。
不論眼前是什么
“我是烏鴉之翼,遠走他方,不會歸來”
寫作時,你可以無所不知,你可以身在此處,卻對紐約的馬路知之甚明;你可以把其他生命的一部分納入自身:“我是烏鴉之翼,遠走他方,不會歸來。”
激發寫作的一個方法,不預作計劃,嘗試活在當下,無所畏懼,開放心靈,當下的狀態自會提供主題。
“錯了,是先入為主的成見讓你心存恐懼。”
如何激發自己的寫作構想——凡是在你眼前的東西,不論是什么,都是一個好的開始。用你的寫作占有你想要的任何事物,然后放手,任其離去。
汲取地下水
別擔心自己才華或能力不足,持之以恒的練習,才華便會有所增長。
我們應當盡量貼近作品本身,學著按照詩人所描述的,精確的換回詩的意象以及文句,別遠離作品本身的溫暖與熱力,光去談論“關于”作品的話題,緊靠著他們,如此才能學會如何寫作。始終緊靠著原創的作品,緊靠著你具有原創力的心靈,從那兒開始寫起。
我們并不是詩
我們寫在當下,寫作只是那一瞬間的事。
別太強烈的認同自己作品,應該在那些白紙黑字的背后保持流動的彈性。那些文字并不是你,而是貫穿你全身的某個的偉大片刻;是你趁著腦子夠清醒,而得以捕捉并寫下來的一個片刻。
人吃車
不要問為什么,不要在“糖果堆”里精挑細選,而應該貪得無厭,讓我們的心靈吞食一切,然后使出渾身解數,把它吐在紙上。不要去想“這是個寫作的好題材”,“我們不應該談這個”,應該百無禁忌,無所羈畔。
隱喻無法勉強得來。別促使你的心做任何事情,只要撇開成見,記錄下你腦海中源源不斷的思緒就行。
寫作不是麥當勞漢堡
寫作時,把一切都放開,設法用簡單的文字起個簡單的頭,表達內心深處的想法。
決定書寫大塊文章之前,先給自己留下一定的空間。
迷戀
列出令你迷戀的事物。并動手寫關于他們的東西。
原創的細節
運用你確實知曉,而且親眼見過的細節會是你的文字更加真實可信,從而奠定扎實的基礎。
留心周遭的種種細節,但自我意識不要太強。
細節的力量
”我們在世上經歷許多寒冬,經歷無數愁苦,心都一直在跳動著。“
說出我們的姓名,我們住過的地名,寫下我們生活過程中的細節,凡此種種皆有重要意義。
我們生活過,我們的片刻都是重要的,作家的職責就在于此:去傳播締造歷史的細節,去在意歐瓦托納那家咖啡館的橘紅色雅座。
記錄生活的細節不啻于挺身而出,反抗具有強大殺人能力的炮彈,反抗過度要求速度和效率。
作家必須肯定生活,肯定生活中的一切。
烤一個蛋糕
寫作中光有細節是不夠的。你必須成為一個愛憎細節的人,讓他成為你身體的延伸。
寫作時讓寫作完成寫作,你只是在記錄涓涓流過你身體的思緒而已。
感想:整體大于部分之和。
“文學能告訴你生活是什么面貌,卻不能告訴你如何擺脫生活。”
再活一次
作家有兩條命。一條過著平常人的生活,另一條坐下來,再次審視自己的生命,復習一遍,端詳生命的肌理和細節。
在你的身體里負載一個需要時間的慢郎中,使你不至一股腦兒賣掉你所有的時間。
作家有副好身材
寫作需要體力。
傾聽
寫作有九層靠傾聽。傾聽你周邊的環境,捕捉你周遭真實的一切。
成為一個好作家,必須做三件事:
多多閱讀;仔細深刻的傾聽以及多多的寫。同時不要想太多,只要長驅直入文字、聲音和各種知覺的核心,并且讓你的筆在紙上寫個不停,
“倘若你常讀好書,好書就會在你筆下泉涌而出”
如果你想學點東西就直接走向源頭吧,松尾芭蕉說“預知一樹,走向彼樹。”日本禪宗大師道云說:“走在霧中,會弄濕身體。”因此只管聽、讀、寫便是,慢慢的你會逐漸接近你需要說的東西,并用你自己的聲音把它說出來。
別和蒼蠅結婚
不要忘記故事本來的走向,而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喃喃自語。
文學的責任是讓人保持清醒,活在當下。要是作者自己分了心,四處晃蕩,讀者也會分心晃蕩。
精確的細節與自我耽溺只有一線之隔。
勿用寫作來索愛
注意到你已經獲得的支持,腳下踩著的地球,從我們肺部進出的空氣。從這些方面開始想。
不要對別人的贊美充耳不聞,而太過在意負面的評價。當有人贊美你時,真的請你住嘴,就算感受很不好,很不習慣,也請保持呼吸、傾聽。讓自己聽進去那些話,感受那些美妙的感覺。建立起接納正面、誠摯支持的雅量。
你有什么深遠的夢想
?
審視飄蕩在你心中的夢想和愿望,并認真看待。如果你沒有把握,并且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那么請開始期待能找到方向,并開始呈現他們。
關注你的夢想,并采取行動。這是洞察生命的一種方式,否則我們可能隨著自己的夢想四處飄蕩,永無寧日。
句型結構
我們的語言受限于現有的語言句型結構。我們用句子思考,我們思考的方式決定了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掙脫我們常用的句型結構來釋放能量,就可以用嶄新的眼光和角度來看世界。
你越能察覺到你所移動、看見并寫出的句型結構,就越能掌控這結構,當你需要的時候,也就越能擺脫這結構。說實在的,借由突破句型結構,往往更能貼近你需要說明的真理。
緊張不安的啜飲葡萄酒
試著坐在打字機前,別多想,試著寫出出色有力的開頭第一句。這一句可以是來自某篇報紙的文章。再用“食譜”中的一項材料完成句子。到處玩耍一下,一頭鉆進荒謬的世界,而后書寫、冒險。只要不怕失敗,就一定會成功。
別光講,展現出來
別告訴讀者該有什么感受,把狀況展現給他們看,自然會喚起他們內心的感受。
寫作并非心理學,我們不談關于“感受”的事,作者有某種感觸,應透過文字喚醒讀者的感受。作者牽著讀者的手,引導他們走過有苦有樂的幽谷,可是絕不提“苦樂”二字。
寫作時應該直扣自己的感受和正在寫的東西。
寫下來,記下來,深入挖掘探討,進入故事當中,并且引領讀者一同走進。
有時候,寫些概括性的說明非常有必要,但是這些說明背后必須是具體的圖像。
文章中需要注入生命的氣息。
務求明確
不要概念,要具體的事物。
學習萬物的名字,作家應當是一切,作家也應該什么都不是。
專心注意
寫作時專注心思固然好,但是也不能將世界萬物攔在外頭,任憑萬事萬物肆意生長,是一種微妙的平衡。
平凡與不凡
“我們所有人的生命交織在一起,互相創造對方的宇宙。”
構成寫作之本的,并不只是對人、事、物作出物質化的處理,舉步跨到對岸,意即在一切背后的那方遼闊虛空。
一切事物都是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事物的平凡與否,全看我們的心靈是開放還是閉塞;細節無所謂好壞,他們只是細節而已。
談話時練習場
“我們并不是在殘忍的散播八卦,只是在設法了解生命而已”
借由談話,寫作的人得以替彼此找到新的方向。將你一直重復講述的故事整理成清單,接下來就有得寫了。
寫作是公共行動
“我們活在現在,浸染著所有的歷史、概念,與這個時代的蘇打汽水。”
你熱愛別人的作品,說明你的內在能耐正在被喚醒,別人的作品中哪一部分符合你的本性,哪一部分就會變成你。于是在你寫作時,會自然的采用這一手法,而非刻意的矯揉造作。
所以寫作不單是寫,你也在和其他作家神交。
別在作家間區分別人和自己,制造對立只會讓你更難成為好作家。提筆寫作時,應該視野恢弘,胸懷全世界。
一加一等于奔馳汽車
關閉你世故的邏輯,敞開你的心靈,接受種種可能性。
忘掉你自己,隱沒至你所凝望事物的每一樣事物——一條街、一杯水、一片玉米地。對任何事物所感,并化身為那種感覺,與之同焚。
當只禽獸
身為寫作人,行走在這世上,我們必須時時與當下連線,部分的自己保持警覺,亦像禽獸一般的那部分感官,注視、觀看并留心路邊、街角、消防栓和報攤。
帶著整個自己寫作。
提出聲明,回答問題
人生并非永遠清楚分明,但清楚且肯定的提出聲明,表達自己的見解卻是件好事情。“我是這樣認為和感覺的”、“眼前的我就是這樣的人”、這需要勤加練習,卻能帶來更多的回報。
凡是寫出來的問句,你自己都得回答出來。
句子的行動
動詞非常重要,是句子的動作和能量所在。運用時,需要小心留神。
這不表示,你在運用動詞時,得停下來沉思一個小時思考,好想出一個新的動詞。只要留意動詞以及動詞的力量,并學會用新的方式運用它。
重大題材:情色文學
寫作就是探索,探索你與某個題材的關系。
你不能老是直接攻擊題材,有時也需要花點時間接近他們。
來本城做個觀光客
透過一個觀光客的眼光,觀看自己所住的城鎮,并開始用這種眼光審視自己的生活。
寫作人的職責就是將平凡化為生動,喚醒我們留心簡單中自有平凡之處。
學著書寫平凡事,歌頌老咖啡杯、麻雀、公交車、薄片火腿三明治。把你所有想得到的平凡事物列成一張表,以后想到什么再繼續列上去。對自己許下承諾,在離開人世之前,在你的詩,短篇小說或報紙文章中,那張表上的東西至少都要提到一次。
處處皆可寫作
只要我們寫得熱烈又專注,在哪里根本無關緊要。
更進一步
每當你覺得該講的東西已經講完的時候,不妨再推自己一把,往前再走幾步。
心生憐憫
自我們的痛苦中出發寫作,終將使我們對自己既渺小,又時時在探索的生命產生憐憫。
懷疑是種折磨
如果寫了一本好書,卻沒人肯出版,那就再寫一本。
一點甜頭
寫作是你的朋友,它永遠不會背棄你。
嶄新的一刻
擺脫你的抗拒心理,寫出偉大的作品,現在就是嶄新的一刻。
我為何而寫
要是你自己不知道為何而寫,就當做你知曉了原因,把答案寫下來。
海明威說“為什么不重要,是什么才重要。”
每個星期一
你是萬事萬物的朋友
再談星期一
我們寫作時因為我們熱愛著這個世界
即興寫作攤位
擺設寫作攤位是讓人學會放空的大好練習。把一切都放空吧。從現在開始做個完全的寫作人。
令人心動的留白
我們可能得先寫三本小說以后,才能寫出一本杰作。因此形式固然重要,我們應當學習,但是我們必須記得為形式注入生命。要達到這一點就得多加練習。
任人漫游的廣袤原野
你需要一片寬敞的寫作場域。別太快扯韁繩,給自己龐大的漫游空間,做個徹底迷途的無名氏,然后重返故土,開口說話。
鄉愿的個性
不要盲目的定期聯系,盡責了事。
寫作需要彈性和空間,寫作時需要全情投入。
毫無阻礙
眼光放長遠一點,你的使命就是寫作,或者找出寫作的意義。
你愛吃的一餐
從你愛吃的食物開始寫起,或者從你的生活開始寫起。
利用寂寞
品嘗孤絕的苦澀滋味,從那里開始與所有曾經孤單的人相濡以沫,并互相憐惜。
運用寂寞,寂寞的苦楚使你迫切的想要和這個世界重新聯結在一起。拾起這份苦楚,運用它來驅策你更深入的表達自己的渴望,張開嘴,說說你是誰,還有你多么關心燈光、房間和催眠曲。
藍色口紅和叼在唇邊的一支煙
穿上一身白衣,或者頸上掛個聽診器,什么都好,只要能讓你換個角度看世界。
回家
如果你想你的作品達到完整,回家是很重要的。你不必搬去與父母同住,每周領取零花錢,但是你務必宣誓清楚自己的來處,并深入檢視自己的根源。顯揚或擁抱他,或者最起碼的,接受它。
回到你的根源很好,但別陷在根源里走不出來。
雖然根很重要,但也是最容易逃避的事物,因為根里頭往往埋藏著痛苦——這就是當初會離開我們根的原因。
了解真正的自己,并從那里著手寫起,你講增進世人彼此的了解,從而幫助這個世界。
故事圈
以你手寫你口,文字口語化,不求華麗,這將幫助你有個順利的開始。
承認你寫的東西
人人都擁有真實的聲音,這聲音以真正的尊嚴和細節,詳盡的表達他的生活面貌。
多看看自己的作品吧。
信任自己
時間最能檢驗作品,要是你對自己的某件作品沒有把握,那就擱置一段時間吧,六個月以后再去重看,屆時想法就會比較清楚。
你的堆肥中優秀的那一部分已經分解了,將會生出美好的事物來。請保持耐心。
日本武士
如果詩中只有一行具有能量,就把其他的都刪去。日本武士就是“痛下殺手”
請樂于誠實面對自己的作品,要是某篇寫得不錯,那最好,要是寫得不好,也別痛打死馬,繼續寫下去就是了,會有別的東西出現。
重讀與重寫
顯露自己的真實面貌,并且在不試圖操縱,沒有侵略性的情況下,接納我們自己。
寫完一個作品后,最好稍等一段時間再重新閱讀,時間能讓你得以保持距離,客觀看待自己的作品。例如重讀自己的寫作練習的筆記本。
把校稿當成“重新發想”
我不想死
在我們臨終的那一刻,應該簡簡單單的道出我們的感想——我不想死。用不著憤怒、自責或自憐,而要接受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