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愛人?找到這樣一個人,是游走在大齡青年邊緣上的我們現(xiàn)在最迫切想解決的問題了,有朋友聚會開玩笑說:“感覺不會再愛了。”愛情的池塘里,有人如魚得水,有人苦苦掙扎,有人沉沒池底。能盡情地享受生活和愛情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需要足夠的知識來應對這個世界。其實愛情不復雜,復雜的是愛情中的人,人是有種種需求的。最近讀了人格心理學大師馬斯洛的《動機與人格》,有點感悟,覺得從人的五種需要中,可以分析出,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愛人。
? ? ? ?人的第一層需要是生理需要。男女之間相互吸引,發(fā)生性的興趣,是愛情的前提。性的需要在愛情中要得到滿足,所謂的“一見鐘情”不是一下子就愛上了一個人的靈魂,而是通過外貌對這個人產(chǎn)生了最原始的興趣。所以男人愛瀟灑,女人愛漂亮,努力保持外形和身材,使對方對自己產(chǎn)生持續(xù)不斷地性的興趣。如果不是雙方對性的觀念有很大的差異,基本上在這個需求階段是不會結(jié)束關(guān)系的。我們需要的愛人具有的第一特質(zhì)——能讓我們保持性的興趣。
? ? ? 人的第二層需要是安全感的需要。安全感包括穩(wěn)定、依賴和保護。再漂亮的姑娘、再帥氣的小伙,如果不能給你一段穩(wěn)定的感情,你擔心他明天就跟別人跑了,那也是白搭。好多人說分手的原因是覺得男友或女友“太招人”,讓自己沒有安全感,這就是安全感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安全感的另外一個方面,是你在愛人那里會得到保護、產(chǎn)生依賴的感覺。你不會擔心你的愛人動不動就打罵你;你不會擔心你的愛人會欺騙你,你可以對他產(chǎn)生信賴;當你遇到危險時,你知道會有一個人會挺身而出保護你。會有相當一部分愛情在這一階段就結(jié)束了,因為它沒有滿足人的安全感的需求。我們需要的愛人具有的第二特質(zhì)——專一和忠誠。
? ? ? 人的第三層需要是愛和歸屬感的需要。這里的“愛”不是名詞,而是動詞,包括愛的付出和接受。愛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賬簿,只進不出和只出不進,都不是健康的愛情,都不會長久。好多人分手的原因是因為付出太多,而感覺不到對方的回報;或是認為對方對自己“太好了”,愛情太重,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這兩種分手原因,一個是因為沒有愛的接受,一個是因為沒有愛的付出。戀愛到了一個階段,會產(chǎn)生一種歸屬感的需要,你希望外界把你們看作一個整體,你希望與他或她組成一個家庭。也有相當一部分關(guān)系結(jié)束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的愛人具有的第三特質(zhì)——能很好的付出愛和接受愛,能一起組建一個家或給我們一種“家 ”的感覺。
? ? ? 前三種需要滿足之后,基本上兩個人能夠成家了,但只有四、五兩個需求能夠得到滿足,才能白頭偕老,琴瑟和鳴。
? ? ? 人的第四層需要是自尊的需要。在愛情中,對這種需要最大的傷害就是對對方的指責和貶低。這種指責和貶低有時表現(xiàn)為爭吵中直接的責罵,有時會表現(xiàn)為拿自己的愛人和別人比,如誰誰的老公多能賺錢、多有地位。還會表現(xiàn)為對對方認為引以為豪的事情視而不見,甚至嗤之以鼻。這會嚴重阻礙一個人自尊需要的滿足。自尊需要的滿足導致一種自信的感情,使人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有價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處和必不可少。然而這些需要一旦受到挫折,就會產(chǎn)生自卑、弱小以及無能的感覺。有人會以盛怒來掩飾這種感覺,家庭矛盾繼而在所難免。我們需要的愛人具有的第四特質(zhì)——能給予尊重、支持和贊美。
? ? ? 人的第五層需要是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一個人要去發(fā)揮自身潛力,去探尋自身使命,去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需要。這種需要是人類的一種高級需要,要依賴于前面四種需要的滿足才能顯現(xiàn)出來。對追求自我實現(xiàn)的人來說,理想的價值和空氣無異。這樣的人很少、卻很幸運,這樣的伴侶更加彌足珍貴。兩個人有共同的理想,兩個人力量的疊加使理想更加飽滿。記得王小波對李銀河說過“愛你就像愛生命”,我們需要的愛人具有的第五種特質(zhì)——是理想道路上的同伴。
? ? ? 有沒有覺得找到這樣的愛人太難了,其實也不用完全滿足這五種特質(zhì),你有哪一層的需要,就去找具有對應特質(zhì)的愛人就可以了。不過,始終記得,需求是雙向的,想找到完美的愛人,最重要的,是要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