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吳經軒 享譽湖北秭歸西南的民間醫生,出生于清末一個殷實的書香之家。擅長兒科、療救蛇傷和醫治諸多疑難雜癥。1987年無疾而終,享年88歲。
想 起 吳 伯
月前,同事德云的孩子突然得了一種失語癥,在宜昌和武漢同濟都沒有辦法醫治。于是我便突然想起了吳伯這個人。因為他會治這種奇怪的病。
但是吳伯離開這個需要他的世界已經二十多年了。
我記事的時候,吳伯已經須發皆白,但卻顯得硬朗清矍,與我們當地小村鎮的農人們顯得不一樣。他不務農事,衣著樸素卻整潔,談吐舉止間透著優雅,雖然已經是七十多歲,但耳聰目明。對小孩極其和善,所以批斗地主的時候我們小孩子從不往他身上扔石頭。好在印象中批斗地主的時間一晃而過,然后便是慶祝打倒“四人幫”,吳伯就再也沒有被生產隊里開會的時候叫到前面。
那時我和吳伯的孫子家云是小學同學,因為家云的母親是我的一個堂姐,按輩分我這個七八歲的孩子就叫家云的爺爺吳伯了。吳伯全名叫吳經軒,這個名字還是他仙逝后我從憑吊他的挽幛上看到的,便記著直到現在終于寫下來。據說他還有字號,知道的老人也大多作古,想必都應該是很高深的文字,顯出家學的淵源。至于吳伯究竟是不是大戶人家出身,我尚健在的父親略知一二,也不端詳,而他已經是我們這個地方古董級的人物了,所以估計在我的家鄉再也沒有人可以細數吳伯的家史。
吳伯是一位中醫,尤擅兒科。我依稀的記憶中,吳伯采用今天已經禁用的“燒燈火”(用麝香做捻子蘸藥物灼燒)和推拿,在我家鄉醫治過幾乎所有的小孩,即使在他被批斗的時候也不例外。家鄉有一所當時鄉鎮較好的醫院,一些被下放改造的大醫生都推掉的病人很多抱著試試看的心情輾轉到吳伯的手上,然后悄悄的痊愈。不過我們村鎮的老百姓有病了卻大大方方找吳伯醫治,當時的公社領導和醫院也奈何不得,家鄉有一句“誰吃了五谷不生病”,讓吳伯全家能以地主成分而依然居住在村鎮范圍以內,不像其他幾戶“地主”都遷到僻遠的高寒地帶,受盡改造之苦,有的至今也沒有遷回來。批斗時的說辭好像也大多是吳伯治病的手段不革命,那時我小,聽不太懂。但是看多了吳伯治病的場面:他沉吟著在病人身上比劃,然后用麝香捻子燒灼病人,給服少量的藥物,便言之鑿鑿的說幾日就好之類的話。也覺得他神秘,難怪批他不革命。記得那時我有過上醫院的記錄,醫生拿聽診器(后來才知道)往我胸口貼,我一陣眩暈,大哭大叫:“我要吳伯看,我要吳伯看。”
那時的毒蛇很多,不像現在都十多年沒有看到過五彩斑斕的長物。村鎮的農人幾乎從三月三蛇出洞到九月九蛇進洞就一直不停的被蛇咬,被蛇咬的當時是最牽動人心的,隊長甚至公社干部都會出馬抬著或奄奄一息或長一聲短一聲叫喚的傷員,后面則是傷員失魂落魄的家屬,再后面就是我們這些半大的孩子。百十人來到吳伯家中看他有沒有回天之力。這以后就會很平淡,一直到被蛇咬的人又背了背簍拖了打杵才想起問一句“你幾時好了?”一點也不驚訝。
還聽父親講過,一個孩子突然不說話了,焦急的孩子父母請吳伯看病。當時的吳伯正被批斗 ,已經不準行醫,否則要遷出當前居住地。吳伯冒著被“驅逐出境”的危險,給孩子“燒燈火”讓他哭出了聲。據說治療之前他承諾不把孩子燒成啞巴,這個“手術”在采用現代醫療技術之前成功率極低,吳伯竟然敢承諾!在家鄉只有很高明、懷有絕技的醫生才敢在病人面前如此。而我的同事德云的女兒就是這樣的一種病。
1987年,吳伯在正月初二去世。天降大雪,至今未見的大雪。
正月初六吳伯入土為安。送殯時,從吳伯家到他自選的墓地,約兩里的山路上人擠著人,我是本土人,其中一多半我不認識。
現在,吳伯的兩個兒子都沒有像他一樣行醫。吳伯的孫子輩大多經商和務農,日子平淡卻也充實。